黑龙江省嫩江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发展在黑龙江省甚至全国遥遥领先。市域内耕地面积1158.7万亩,粮食产量年均40亿斤,是全国著名的麦豆主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素有“北国粮仓”之美誉。其森林覆盖率34.4%,林地面积1108.78万亩、草原面积229.49万亩、水面面积16.5万亩,是国家确定的63个重点商品粮和畜牧基地之一,资源条件良好,发展畜牧业区位环境优势得天独厚。
在2021年,嫩江市市委、市政府针对嫩江市的大鹅养殖进行了调研,嫩江市气候条件适宜,适宜鹅生产性能的良好发挥,同时有利于疫病防治。自然资源丰富,为鹅养殖提供足够的食物保证。品质优势突出,优越的生长环境保证了鹅肉肉质上乘,味道鲜美、口感独特;鹅绒绒朵大、绒子含量高、品质出色。鹅养殖因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已成为有条件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充分调研后,确定了大力发展大鹅产业的目标,并将打造大鹅全产业链,打造“北鹅”品牌。
为促进畜牧业大发展、快发展,嫩江市政府在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出台了《嫩江市畜牧产业扶持政策》。政策中鹅产业扶持力度巨大,从孵化到养殖再到出栏和屠宰加工全方位的扶持对大鹅产业发展给予政策补贴。对鹅孵化企业、养殖大户、屠宰加工企业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优先给予贷款,并给予50%贴息。尤其在2024年的扶持政策里加入了大鹅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将脱贫户养殖大鹅纳入了补贴范围。嫩江市大力宣传《黑龙江省鹅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并争取了省级大鹅产业集群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项目建设。为充分开发嫩江市鹅资源潜在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推动嫩江市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嫩江市鹅产业振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嫩江市成立由市长亲自挂帅的大鹅产业专班,形成统筹协调重大事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稳抓政策举措落实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实行企业处级领导包保、主管局派驻专职服务员等营商环境优化制度。组织召开了大鹅产业座谈会、畜牧产业发展大会、大鹅养殖培训会、争取了大鹅产业集群项目,使鹅孵化、饲养、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嫩江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等各部门的干部持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推进扶持政策宣传、养殖规模场选址、电力接通、土地审批、大鹅出栏检疫、屠宰场、养殖场贷款协调、屠宰场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协调、屠宰场屠宰检疫等一条龙服务。
嫩江市政府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本土自然资源,依托龙头带动,优化产业布局,做长做强产业链。2022年初启动了嫩北瑞霖种鹅养殖基地、启用年孵化能力100万羽的嫩北大鹅孵化场;引进安徽云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鸿兴鹅业联手开发鹅屠宰加工项目。
2023年8月21日,黑龙江嫩江“北鹅”品牌发布暨鹅产业发展交流会在嫩江市召开,使“北鹅”品牌成为嫩江的公共品牌,嫩江“北鹅”品牌发展前景吸引全国多家食品、贸易企业与其进行签约。
为促进嫩江市大鹅产业发展、提高嫩江大鹅知名度,打响“北鹅”品牌,加大嫩江市大鹅产业发展宣传招商力度,彻底实现完全闭合的大鹅全产业链,让嫩江市成为东北最大的鹅养、繁、加、销基地。2023年大鹅孵化52.55万羽,大鹅规模养殖户达到86户,全市养殖大鹅210万羽,出栏170.45万羽,实现产值1.7亿元。计划到2024年末,我市预计养殖大鹅260万羽,出栏230万羽,总产值2.5亿元;屠宰350万羽(辐射北安、五大连池),屠宰产值4亿元;精深加工20万羽,加工产值2560万元。
作者:焦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