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永康市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阶梯化农村住房供给结构,推动农村有机更新、农旅融合发展、农民集体增收。2023年以来,当地累计完成宅基地审批840宗124.29亩,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154宗,农户累计增加财产性收入4318.45万元。
据了解,永康专门建立了市级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选择6个村作为首批试点,每年提供5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试点村住房保障,并探索“政府+国企+村集体+N”的多方合作共赢模式,旧房资源、闲置宅基地复垦指标由市政府回购统筹使用。此外,永康还建立市镇统筹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飞地”模式,实现用地指标从低潜力区域到高潜力区域流转。
在落地路径上,永康综合全市发展规划和各行政村现状,“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蓝图,创新开展跨城镇开发边界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明确创新型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累计编制规划17个。对无房户、改善户、困难户实行阶梯化分型分类供给,针对合法的“一户多宅”农户,允许其享受“一户一宅”+“国有出让套房”或“折价入股村集体产业用房”或“村集体货币收购”的安置模式;出台农村危房治理改造行动实施方案,村集体通过权益保全引导农民自愿拆除危房或修缮旧房。
如何激活“沉睡资产”?一方面,永康引入乡村运营团队,对闲置老房改造升级,打造农旅全产业链条。如大陈村利用闲置农房打造民宿70多家,带动80%以上农户从事农旅产业,产业年收入超2000万元。另一方面,“村景融合+抱团发展”提速有机更新,科学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做强中心村、改造空心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此同时,通过农村宅基地“腾笼换鸟”,按照“股份筹资、集体联建”形式,放大小微企业园“造血属性”。以西朱村为例,借助集体联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900多万元,入股村民每年每人可获收益3万余元。
作者:胡莉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