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文旅 详情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
  • 看文旅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杨楹
  • 2024-04-09 13:35
4月8日在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银饰街拍摄的展柜中的银饰品。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我国自古就有使用银质饰品的传统,在贵州黔东南,造型精美款式多样的银饰是苗族女性盛装时重要的装饰。 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申报的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该县共有非遗传承人42名,银质饰品年销量达10余吨,年销售收入650万元。 当地银匠依旧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经过熔银、锻打、拉丝、烧制、雕花、打磨、抛光等工序,制作出款式丰富、造型精美的银饰,人们在逢年过节或迎亲嫁娶等大型活动时都会穿戴在身上,盛装出门,成为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4月8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大寨村手工绣银片。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4月8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大寨村手工绣银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