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开启 风电下乡正当时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姚金楠
  • 2024-04-28 21:51:50

一场即将席卷全国乡村的风电开发行动正在拉开帷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旗)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

风电下乡,到底将给中国的乡村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4月26日,在第八届中国中东南部风电开发研讨会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发展论坛上,与会政企嘉宾和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热议。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发展论坛会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目标之一便是真金白银地提高村集体收益。

根据《中国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2022年)》的最新数据,当前,我国共有约54.5万个行政村,其中经营性收益10万元及以下的行政村占比约60%,5万元及以下的占比40%,没有任何经营性收益的行政村占比22.21%。即便是在相对富裕的江浙地区,10万元也是村集体年经济收入的一个“门槛”。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按照中东南部各地风能资源情况,秦海岩测算,1台5兆瓦风电机组每年可以与村集体分享红利约5万-10万元,若按照《通知》要求的20兆瓦规模计算,建设4台机组后,村集体的年分红收益将在20万-40万元。风电能够快速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并形成长达20年的稳定增长来源。对于具体的收益方式,秦海岩表示要因地制宜,村集体可以与风电开发企业合作,以合资或土地入股等方式分享风电项目收益。

以广西为例,国内知名风电企业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如果1.4万个乡村都能够按照理想的状态安装20兆瓦风机,全区乡间地头的风电总装机将达2.8亿千瓦,每年将生产超过6000亿度绿电,相当于6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即便是打个对折,3000亿度的电量也超过了广西2023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田庆军预测,由于省去了大量非技术成本,乡村风电建设成本会大幅下降,部分地区3-5年可以收回投资。

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基础上,与会专家表示,风电在“下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通过做好景观规划设计,使乡村风电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分融合,实现风电开发与当地旅游开发、特色小镇建设、民生改善工程协调发展。对此,既有项目已经在进行有益探索。在广西苍梧县,风电项目结合当地六堡茶的产业特色,利用风机塔筒喷涂了茶叶花纹彩绘图案,升压站采用了古韵十足的建筑风格,并配套设计建造了观景凉亭,现已成为每年国际茶博会举办期间全球茶友必来的网红“打卡地”,有效带动了沿途茶叶、柑橘等农产品的销售,并催热了农家乐、乡村游等第三产业。

广西苍梧六堡风电场。

据悉,会议同期发布了《风电与乡村振兴——“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实施手册》。针对风电下乡的政策要点、产业基础、开发要求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土地利用、噪声控制、生态保护等问题,《手册》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帮助各方更清晰地了解“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政策内容,以及项目组织实施流程,从而有序推动项目建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姚金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