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的“共享田园”里,来自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在村民的带领下,脱下鞋子、挽起裤脚,光着脚丫走进自己的责任田。起秧、抛秧、插秧……田间一片忙碌景象。
大学生们根据村民讲解的插秧方法和示范操作,左手大拇指分秧,右手三指插秧,每人一庹宽度,齐齐向后开工,按照规定的株距、行距,细心地将一棵棵小禾苗插进水田里。虽然泥很深,禾苗难攥,新“农夫”们手脚不听使唤,但都干得很认真,在劳动中体验农耕文化,辛苦却幸福。
在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的“共享田园”,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正在村民的指导下插秧,体验农耕文化。陈敏俊 摄
近年来,浙江省东阳市寀卢村深化形成了“党建引领、技术赋能、共创共富”的“寀卢经验”,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在劳动教育方面基础良好。此次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与寀卢村紧密合作,开展“我为插秧下次田”农耕文化体验实践活动,以劳动特色教育探索职业教育、思政教育融合新途径,传承和利用中国农耕文化,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功能。
“寀卢经验”起源于20多年前的“懒人种田法”,村民卢法素通过撒直播的“懒”办法把一把早稻撒进田里,达到了省工、省力、省本、高产的目的。“我们现在要抓住‘共享田园’建设的机遇,为‘寀卢经验’注入新内涵。今天你们在水田里合作插秧,让我想起了我们年轻时充满干劲的样子。希望七月,你们回来体验收获的快乐!”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寀卢村党委书记卢阳春感慨万分。
据介绍,后续这批大学生将深入寀卢村,挖掘“寀卢经验”更深层次的精神财富,根据专业特色,探索“现代农业+审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管理”等学生实践项目,关注“三农”发展,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自觉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敏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楠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