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昭通:解“水”忧 保春耕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燕
  • 作者:杨运 王力
  • 2024-05-08 07:44:35

今年以来,云南省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在昭通烟区,旱情同样在持续发酵:平均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四成,气温不断升高,给生产稳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重度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占全市烟区面积40%以上,严峻的旱情牵动着每一位昭通烟草人和广大烟农的心。

抗旱移栽“渴”不容缓。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思想,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结合气象局发布的短期天气预报及长期天气预测,早计划、早安排、早准备,把抗旱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赢抗旱移栽这场硬仗。

强责任 旱情面前勇担当

“刚进入4月,昭通市鲁甸县的气温就比往年同期高出不少,也迟迟不见有效降雨,虽然开始进入烤烟移栽阶段,但抗旱保苗工作形势依然很严峻。”茨院烟叶工作站站长翟朝礼一边拿着水管帮烟农补水,一边说道。

从4月10日烤烟移栽开始,翟朝礼就每天从早到晚奔波在每块烟田里,指导烟农正确移栽的同时与烟农交流如何抗旱补水,塘再深一些、定根水要浇足、再覆上膜用农家肥回塘……这些细节他一个都不落下。即便如此细致,一些烟苗还是因缺水显得有些萎靡。

天不帮忙,人来扛。鲁甸烟区把抗旱移栽保苗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中心任务,并以烟站为单位,根据受灾程度、运水距离、成本等情况,合理利用现有水源,以“一站一策、一村一案”的标准,因地制宜制定抗旱实施方案,切实为烟农排忧解难。

这种责任担当,是昭通市局(公司)自上而下层层传导下来的。

“抗大旱保生产,事关烟农切身利益,事关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要把抗旱保苗工作作为当下的工作重点,所有烟草人员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势必打赢这场‘保卫战’。”昭通市局(公司)副局长龚林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推进会上的话掷地有声。

此外,昭通市局(公司)还与市气象局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对当前旱情及时对接会商研判,去冬今春以来,市级完成气象干旱监测报告9期、烤烟专题气象服务6期、烤烟气象旬月报6期,对做实做细全市烤烟生产抗旱工作起到了较好指导作用。

资金在抗旱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年初开始,昭通市局(公司)积极与各级各部门争取抗旱经费支持,共整合烤烟抗旱资金约1746万元,其中,昭通市局(公司)已下达抗旱预算资金500万元,占比为28.64%。所整合资金计划用于烤烟抗旱保苗的用水引水运水、蓄水设施补水、添置蓄水设施等方面,截至目前,已落实移动抗旱水池801个,抗旱设施水塔9个,拉水运水覆盖烟田11.68万亩,现蓄水总量约为4200万立方。

“现在,通过多方联动,各种烟县(区)抗旱移栽工作方案的落实,全市烤烟已基本移栽入田,但后续的保成活率才是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获取实时、准确干旱监测数据并分析,及时掌握干旱动态,为后续的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昭通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科负责人廖萌斐说。

推技术 旱情面前善作为

4月25日下午,走进巧家县蒙姑镇牛尼村牛泥塘组,笔者看见一位七旬老人正用一根根细竹条固定着烟苗上方的软胶管,此时地表温度达到46摄氏度,但他家的烟苗却颜色碧绿,健壮、整齐屹立在烟田里,每一棵烟苗都透出一股勃勃生机。

“这是烤烟生产节水滴灌技术,将支管固定在烟苗侧上方,在水滴下时,水不打湿烟苗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且容易控制出水量,因此可实现节水与保水相结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减工降本的效果。”蒙姑烟站站长陈详安介绍说。

在2016年,巧家县引进滴灌技术,到现在,巧家县已安装滴灌13000亩,占全县种植面积59.09%,滴灌还可与水溶性肥料搭配使用,在大大提高肥料施用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滴灌技术的引进,为这片常年严重干旱的土地送来了“急救药”。

巧家县蒙姑烟站青年职工夜间帮助烟农抗旱移栽。

“面对今年旱情,我们党总支班子多次召开抗旱保苗专题会议,并根据各烟站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滴灌、膜下小苗移栽、常规苗盖膜等实用节水技术进入烟田,强化技术措施落实,突出科学抗旱,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牢牢把握生产主动权。”巧家县局(分公司)副经理许绍龙说。

科学抗旱,除了依托生产技术外,找对正确的抗旱方法也尤为重要。

在金塘镇煤炭村十一村民小组,下午6点,烟农吕献清在自家地里给烟苗补水,他拖着一根长长的软管给快要枯萎的烟苗浇水,出水口连接的却是硬管。

金塘烟站站长陈松随即解释道,出水口连接硬管,为了给烟苗浇水时将硬管透过地膜浅插入土里,水不会溅到烟苗上,而且水能精准浇到烟苗根部,这样浇水一次可把烟苗浇水间隔时长提高到5天左右。

这个技巧,是各烟站工作人员在一次次实践中摸索到的。类似的小技巧还有许多,“给烟苗浇水时间要避开下午2点到5点这个时间点,尽量选择早上或者晚上,施复合肥时用塑料瓶罩住烟苗,将肥料施在烟苗周围,浇水时先浇枯萎苗……”陈松说。每一个实用“小妙招”,在这场“保卫战”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广技术有力,措施监督到位。昭通市局(公司)100%推广膜下小苗移栽,节水抗旱的同时还能促进烟苗早生快发。以科学抗旱为出发点,各县(区)还通过各项烤烟生产技术和实用小技巧的配套使用,来增强烟苗抗逆性,使烟苗均衡生长,大大提高了烟苗成活率。

齐众力 旱情面前筑堡垒

从巧家县出发,1个半小时,就来到金塘镇煤炭村,在这片水源极度匮乏的土地上,每一滴水都显得弥足珍贵。

“早晨五点半就要出门拉水,常常干到凌晨,一天也只能拉五六趟水。”在金塘镇煤炭村十一村民小组,烟农周安财正缓缓往自家蓄水窖里缓缓注入早晨拉来的第一车水。

周安财今年种植18亩烤烟,平时家里人畜引水和生产用水都是到蒙姑镇炉房水库拉来的,单边行程就有8公里,来回一趟要两三个小时,一趟只能拉水10立方米,而费用却要600元。

“现在移栽烤烟用水量大,拉水一趟只能移栽两三亩烟,而且移栽后还需要不断补水,如果没有烟草公司的补贴资金,这么大的用水量我如何拉得起。”在周安财看来,烟田里一棵棵挺拔的烟苗是家里生活费、孩子学费开支的重要支撑,无论如何也要将它种活。

巧家县老店烟站职工帮助烟农抢修抗旱引水管道.

在年初,巧家县190万抗旱资金就陆续到位,主要用于帮助烟农维修管网、水渠、购买移动蓄水池、抗旱拉水等补贴,在保障烟农人畜引水的同时还能提供烤烟用水,有效解决了烟农用水问题。

哪里有干旱的烟田,哪里就有烟草人的身影。

年初,昭通市局(公司)就已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对老化、受损的抗旱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新,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进入4月后,派出调研组多次到各种烟县(区)调研旱情发展,指导抗旱工作。通过“百人下基层”组织14个片区110名干部职工打通服务烟农“最后一公里”,他们与烟农一同头顶烈日打塘移栽、运水浇苗,奏响了一曲同心抗旱的乐章。

基础设施作为抗旱保苗工作中的重要保障,昭通市局(公司)注重长远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及时组织烟农拉水装满现有蓄水设施,截至4月22日,全市共落实移动抗旱水池801个,抗旱设施水塔9个,拉水运水覆盖烟田11.68万亩,现蓄水总量4199.54万立方。另外,全市共购置大型抽水泵2台,小型抽水泵1277台,输水水带2.077万米,输水水管39.966万米,常规水袋6931个,烟农常用移动蓄水袋1044个,蓄水桶722个,立方水箱355个,为抗旱移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昭通烟草人看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既要保持冷静,找出应对之策,又要迎难而上,勇于克服困难。昭通市局(公司)将进一步增强节水和抗旱意识,以更强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坚决打好打赢防旱抗旱这场硬仗。

作者:杨运 王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