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福建典型经验 详情

鱼虾蟹蚌水中鲜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蔡茂楷
  • 2024-05-14 11:59:32

渔业是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产养殖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食物生产技术之一。近年来,福建围绕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福海粮仓”,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

2023年,福建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约1.2万亿元,水产品总产量890万吨,均居全国前三;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国首位;水产品出口贸易额73亿美元,占全国水产品出口额的36%,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大黄鱼、鲍鱼、牡蛎、江蓠、海带等养殖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坚持高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政策赋能持续加强。福建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建设专项规划》《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关于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良环境。《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今年1月施行,成为全国第二个出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的省份,《条例》中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树立大食物观,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打造“福海粮仓”,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创新示范走在前列。福州、厦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总考核,考核结果良好。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动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和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9%,总量连续9年居全国第三。

科技支撑有力提升。全省陆续建成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上百个国家级、省部级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深海生物基因库、全国最大的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等。

坚持绿色发展,渔业稳产保供基础不断夯实

水产养殖进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轨道。福建严格落实养殖规划制度,省级、9地市和67个县级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均已编制发布,水域滩涂养殖证实现应发尽发,为依法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生产布局、加快养殖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规划依据。

海上养殖转型升级成为全国典范。以宁德市为试点,实施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进一步规范海上养殖生产秩序,创造了“宁德模式”,整治成效得到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到2023年底,全省累计改造传统网箱约100万口、贝藻类筏式养殖设施约70万亩,规模居全国第一。

现代设施渔业建设创新增效。在政策、资金要素保障推动下,福建深远海养殖发展迅速,新建深水大网箱数量、深远海养殖装备规模居全国第一。全省累计改造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27万亩、建成工厂化养殖水体超3400万立方米。

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福清东瀚、莆田南日岛等国家级海洋牧场加快建设,全省累计投放人工鱼礁超过9000个、总空方超过20万立方米,建立1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连续8年实施闽江禁渔期,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持续推进渔船减船转产,开展“亮剑”“蓝剑”等专项执法行动,渔业资源养护恢复效果明显。

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广。持续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高效山塘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模式。通过重点发展贝类和大型海藻养殖,对渔业增汇、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实现生产、生态“双赢”。

坚持协调发展,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位居前列。2019年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正式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成为继浙江舟山、山东荣成之后全国第三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目前,福建省远洋渔船作业海域分布在8个国家专属经济区,以及三大洋和南极公海,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合作内容从单一捕捞生产向捕捞、加工、贸易综合经营转变,积极促进入渔国就业和经济发展。近几年,福建省运回远洋自捕渔获每年均在40万吨以上,为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丰富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带动渔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产品加工规模全国领先。全省水产加工品总产量398万吨、产值1110亿元,均居全国第二,鱼糜制品和藻类加工品均居全国第一。水产加工业品牌培育和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打造“福鱼”“福鲍”“福鳗”“福参”“福藻”等系列品牌,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400多家。大黄鱼、鲍鱼、鳗鱼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对虾、牡蛎、海带、坛紫菜、海参等品种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水产种业振兴取得良好成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持续建设种业体系,建设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40多家、苗种繁育场超2600家,培育20个国审水产新品种、近百个高产抗逆的优良新品系。年均繁育鱼、虾、贝、藻等苗种接近2万亿单位,稳居全国海水种业规模第一,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提升至70%以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