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联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新余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南方稻作区生产全程机械化演示展示暨南方水稻机械化生产补短板促全程培训班在江西省新余市举办,旨在补齐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提升南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机械化技术落地。
活动现场展示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300余台,观摩学习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泥育旱管技术、精量稀播育状秧技术、软盘育抛秧技术、平板育秧技术等6种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并进行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插秧机、高效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全程机械化智能装备的现场作业演示。
培训班上,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农机农艺专家就集中育秧技术与推广进展、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发展现状与趋势等进行了专题讲座。南方13个省农机化部门代表介绍了本省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不足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
培训班为当前春耕生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明确了工作思路。
一是推技术、提单产,把大面积提单产作为春耕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点。各级农机化推广机构要抓紧抓实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明确主推技术和配套机具,指导农户以合理增加密度、提高播种质量、高效调控水肥等为重点,对机具性能、作业质量、操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提升,切实打好春耕这一仗。
二是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南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坚持将机械化育苗移栽作为水稻稳产增产的主推技术。要持续完善区域性育秧中心建设布局,持续主推“集中育秧+毯壮苗移栽”模式,并兼顾推广(大)钵体苗毯、有序抛秧、钵苗摆栽。
三是强智能、促全程,加快推进南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要集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探索适合本地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工艺路线、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运行机制;加大无人或辅助驾驶技术试验示范,提高插秧直线度、深度稳定性,减少人工用工;加强技术培训,聚焦生产实际问题,针对新技术、新装备,开展作业演示、技术讲解、操作体验、互动答疑等参与型田间日推广活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