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夏收战鼓擂响荆楚大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丽
  • 2024-05-17 19:50:29

初夏时节,成熟的小麦将荆楚大地染成金黄。和往年相比,今年湖北夏粮夏油在播期遭遇华西秋雨,春节前后又遇到两次低温雨雪天气,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积极战雪灾、防病虫、保夏收,全力打好“三场战役”。

正是一年麦收时。从南到北,湖北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夏粮夏油。成效如何?连日来,记者行走各地夏收一线进行探访。

品种好、技术细——“绣花功夫”提单产

“预计今年全区小麦单产稳中有增,有的超过408公斤/亩,较上年增加约4%,”近日,襄阳市襄州区小麦迎来收获期,襄州区农业农村局通过组织专家到田间测产再传喜讯。

不仅是襄州,枣阳、武穴、荆门等县市均传来单产提升的好消息。在黄冈武穴市龙坪镇新洲村,数千亩麦田已经成熟,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来回收割。经过称重,新洲村种植大户王宇杰发现,今年种植的小麦亩产最高超过800斤,比去年还高出10%左右,“一是选对了品种,二是田间管理的技术运用得好。”

和高单产相伴而来的是更多的好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到了田间。襄州区聚焦优良品种筛选,持续在黄集镇毛岗村开展35个小麦品种展示示范,引导农户看禾选种、看禾用种。项目区主栽品种有扶麦368、金乐1号、华麦1168,良种覆盖率达99%。

今年年前年后两次极端低温天气和3月中旬末以来阴雨天气对枣阳市小麦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极高挑战,枣阳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专家进村到田开展技术指导,在16个镇(办、区)建设106.22万亩小麦“一喷三防”示范片,示范面积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72.3%,其中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面积92.6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了全市147万亩小麦 “一喷三防”全覆盖,达到了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增粒重的目的。“优良品种应用率高,田管措施精准到位,预计今年我市小麦单产比上年有所增长,”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文成介绍。

今年武穴市夏收小麦面积7.0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田间管理下足了‘绣花功夫’!”王宇杰说,在小麦拔节和扬花期,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气象部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专家到田示范指导,“肥施得恰到好处,病虫防治精准及时,单产增加毫无悬念。”

早筹划、优服务——农机“C位”担当力保颗粒归仓

眼下,行走在广袤的荆楚大地,只见机械穿梭、麦尘飞舞,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同样的农忙,今年和往年相比,农机“C位”担当更明显。

“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秸秆回田……”5月14日,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油菜基地,油菜荚翻涌着浅黄色的波浪,收割机在金色油画中将一株株油菜卷起送入机内,多套工序一次完成。油菜籽便通过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涌向车斗中,运送至不远处的仓库中集中烘干。油菜壳、油菜秸秆则被自动粉碎成末,从尾部喷出,均匀地撒向田地,成为生态肥料。收割完的田块,旋耕机迅速平整翻耕,将粉碎回田的秸秆粉末无害化回田,提高地力。 “目前收割的田块是一期2000亩,通过收割、旋耕、激光平地、打田的顺序保证日均600亩的进度,为下一阶段稻谷播种打好坚实基础。”北大荒农服集团咸宁事业部技术人员李凤超介绍,机械作业效率高,预计两周内可完成8000亩高标准农田的收割与土地翻整。

确保颗粒归仓,机收减损是关键。湖北深挖粮油机收减损潜力,开展小麦、油菜、水稻、大豆、玉米机收减损宣传培训和比武活动,努力降低小麦与油料机收损失。

“‘三夏’农忙不再忙,全靠农机挑大梁。”武穴市龙坪镇朝阳村油菜种植大户王春花站在自家的地头气定神闲。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油菜割晒机、一台油菜捡拾机正在她的油菜田里进行联合农机收割、分段式农机收割两种方式机收减损比武,现场收集试验数据,计算不同方式、不同机型机收损失率。“联合农机收割效率高,一亩田30分钟内将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分段式农机收割麻烦一点,损耗也稍微低一点,如果天气好还是用联合农机收割。”王春花说,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越做越细致,不仅协调了农机服务队,还组织开展作业比武,现在种田只需一部电话,耕种管收都有专业人员上门开展“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

为了确保全省“三夏”机收高效有序开展,记者了解到,今年,湖北将投入9.2万台联合收割机、7万余台插秧机、1万台套播种机。我省印发“三夏”机收工作方案、农机作业用油保障工作通知等,公布全省“三夏”机收服务热线电话,发布《致赴鄂机手的一封信》,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5000余张,全力保障夏收工作开展。当前,全省有烘干中心2053家、烘干机1.05万台,日烘干能力达45万吨,可充分满足烘干需求。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油菜机收现场。

此外,湖北还成立全省“三夏”机收工作专班,统一会商调度全省机收工作,并与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厅、省气象局、中石油、中石化建立直接联系,协调处置应急情况,协调打通农机转运作业堵点卡点、解决局部地区烘干能力不足、保障零配件和燃油供应、处置应急情况等工作,确保“三夏”机收期间有机可用、有件能换、有油可加、有人可用。

“我们已拿到跨区作业证,收完本地小麦油菜后,打算到邻近省份去帮种帮收。”武穴市锐彦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愉锐告诉记者。

强龙头、打品牌——市场主体积极入市让农户省心卖粮

“今天开秤收购油菜籽,开秤价2.6元/斤,”5月14日,武穴市福康油脂有限公司大门全开,一台满载油菜籽的货车准备过磅、卸籽。公司董事长郑美应介绍,今年预计随行就市收购油菜籽5000多吨,全部用来加工菜籽油,目前仓容、物资器材准备一应俱全。

企业敞开收购,“粮食经纪人”也积极为附近农户提供代收割、代干燥、代储存、代销售服务。在武穴市龙坪镇新洲村,“粮食经纪人”毛秀敏索性将货车开到田头进行收购。联合收割机直接将收割的小麦倒进货车过磅,农户在收割现场就卖完了小麦。“这都是本地企业委托收购的,既放心又省心,”新洲村村民李煌刚收的10亩小麦卖了7000多元钱,他很知足,“田里刚收的,每斤接近1元,省去了运输、晾晒等环节。”

作为湖北小麦主产县的枣阳市,小麦收购点更是遍布各个乡镇。“每年夏季,我们都会收储5万多吨本地小麦,用于粮食加工生产,标准仓储能力已经达到15万吨。”湖北三杰粮油食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云杰介绍,为确保粮食存储保质,公司不仅从收购源头上严把质量关,还研发出“两段式烘干”技术,“通过高大平仓两段式高水分粮烘干设备,把麦粒的含水量从20多个点急速降到17个点左右,入仓后再利用导热油烘干机将麦粒烘干到保障粮食储藏安全的水分范围内”。

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进一步保障了农户种粮卖得出,优粮有优价。之所以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高,正是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农产品品牌、擦亮“荆楚好粮油  中国好味道”品牌系列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结果。随着“荆楚粮油”省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优质稻米、菜籽油产业链建设成果显现, 粮油加工企业收购小麦或油菜籽的积极性自然水涨船高。

湖北武穴市龙坪镇新洲村小麦机收现场。李丽 摄

郑美应介绍,自从获评“中国好粮油”“中国驰名商标”后,这几年,公司加工的接福压榨菜籽油销量持续上升,现在公司投资近2亿元引进全数控自动化食用油生产线,自主研发集成系统和9项专利技术,可更精准、高效地完成菜籽及菜籽油储存、去杂、烘干、压榨、精炼、包装等工序。目前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今年,该公司还发展订单种植12.6万亩,通过优质优价,提升原料质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