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浙江农林大学:百名博士服务百“雁”,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朱海洋 陈胜伟
  • 2024-05-25 17:56:47

“‘头雁’项目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让我们在课堂讲授、线上学习、沙龙讨论中全面了解实现乡村共富的路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成立公司化班委,打造了头雁IP等方式学以致用。将来,我们会发挥好学到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带领更多的农民朋友走上致富路,共同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5月24日,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浙江省2023级结业典礼暨2024级开班仪式上,2023级“头雁”学员、杭州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帅宇锋充满信心地说。

当天,浙江农林大学200名2023级“头雁”学员顺利“出师”。至此,该校已连续培养两届共400名“头雁”。这些“头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等,结业后将回到农村,发挥在大学里学习到的各方面知识,结成乡村产业振兴的“雁阵”,通过“群雁”高飞、“头雁”领航,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图为活动现场。

据介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旨在加强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政策支持,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队伍。浙江省从2022年开始,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4000名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年均培养800名“头雁”人才。经遴选,由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家培训校区联合承担,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团队管理新方法、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培养期间,浙江农林大学坚持以“头雁”学员需求为中心,通过实施“三位一体、四学融合、五措并举”的“345”培育模式,深化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终身教育支持体系,首创了“头雁”公司化班委、“头雁”直播室等教学模式,全程化推进跟踪培养和帮扶工作,构建起农业产业矩阵联盟,涌现出了“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海归新农人”等一批“头雁”学员典型代表。

根据教学计划,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学校将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顶尖人才担任他们的专业导师和创业导师,针对带头人从事的产业类型和自身需求,为带头人配备专业跟踪指导教师,为其提供扩大视野、更新知识的平台机会,增强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学校还将推进学历与非学历链接,全方位助力“头雁”发展。

图为“头雁”学员正在展示农产品。

当天,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百博联百雁”签约仪式,以及“头雁”学员农产品展,并在三家单位成立了“头雁之家”。今后,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的100名博士老师将直接对接百名“头雁”学员,实现精准帮扶和个性化教学,为“头雁”培育项目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还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新成立的“头雁之家”,也将成为全省“头雁”的娘家,助力大家更好的展翅高飞、领航乡村全面振兴。

据介绍,2024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部级“头雁”项目将继续采取导师制、师徒式和小班化办学。学员入学后经双向选择配备专业导师,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学习期间还将开展体验式浸入培育、孵化式帮扶培育,组织学员之间互相参观考察,推进参观交流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并通过“传帮带”为学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与指导、项目论证、信息分享、决策参考等服务,指导学员做大做强产业。

作者:陈胜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