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产业含“绿” 大地吐“金”——湖北省以新质生产力加速农业绿色转型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吕璐芳
  • 作者:刘趁 李丽
  • 2024-05-28 16:29:41

从高空俯瞰,阳光照射下,荆楚大地四处波光粼粼。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我国中部重要腹地——湖北,编织出密集的水网,河流纵横,湖泊密布。

水,是湖北省最大的特点、最大的省情。“江河属性”浑然天成的湖北,是我国生态大省,水净地绿,物华天宝;也是农业大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五,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全国第一,稳坐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交椅……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国排名比全省生产总值排名还要靠前的省份,发展农业是湖北省的“压舱石”,当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旧路子难以为继,传统农业迫切需要内生动力进行迭代升级。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下,湖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给农业注入“含新量”,激活“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行稳致远,以“质”致远,为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澎湃增长动力。

​减肥减药新技术 提升农业含“新”量

以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新产业,尤其是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让湖北正逐渐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

20世纪后期,长江水质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经营中,水、土等资源开发强度大,化肥农药利用不科学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湖北痛定思痛,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绿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截至目前,湖北化肥施用量实现十一年连减,令人惊叹的是,粮食产量却连续11年在500亿斤以上,持续保持高位。湖北是如何持续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扛牢“荆楚粮仓”大旗的?

在孝感市云梦县胡金店镇的油菜花海基地,昭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绿色种养循环液肥车正在田间喷洒液肥。刘趁 摄

20年前,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序幕从湖北拉开,时至今日,该技术在湖北覆盖率已超90%,促进科学增产增收。“但化肥不能无限地减下去,要继续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还需要更多配套新技术,使测土配方施肥最大限度发挥效能。”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处处长柯枫英说。

四月中旬,在湖北古好石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田块,一株株水稻苗直立挺拔,粗壮又整齐,而对照田里同一天手工插下的秧苗却稀稀拉拉,显得有些“瘦弱”。负责人阳贵平介绍,过去手工插秧,秧苗要经历一周的缓苗期才陆续返青,有时追肥也效果不佳,自从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缓苗期大幅缩短,当天插秧第二天秧苗还是翠绿翠绿的。“侧深施肥真是革命性的技术!”阳贵平感慨。

侧深施肥技术,即采用机械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水稻根系侧面3~5厘米、距泥面深度4~6厘米的位置。“相当于把肥料直接送到庄稼嘴边,便于水稻根系吸收利用。”孝感市云梦县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站站长舒俊华解释。

其实,水稻侧深施肥并不是一项新技术,研发多年却一直未大面积采用,这是为啥?阳贵平坦言,该技术是施肥与插秧同时进行,由于长期受制于农机和肥料配套滞后,好技术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相应配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侧深施肥技术得以走向田头“大展身手”。

新肥料双重“技能”助力水稻增产。“传统肥料见水就溶解,作物很难完全吸收,且容易造成施肥管孔堵塞。”阳贵平说,公司在测土配方基础上,选择了配比合理、造粒均匀、硬度适中的新型缓释控肥。

“缓释”技能方面,肥料外部有多层薄膜,能延缓肥料溶解时间,养分释放一点,作物就吸收一点,不仅不再堵塞管孔,一次性施肥可以满足水稻整个生长季的营养需求,后期可少追肥甚至免追肥,减少肥料浪费。

“控肥”技能方面,氮磷钾在不同时期的释放量可控,前期释放磷钾肥更多,利于提高水稻抗性,中后期则逐步释放氮肥,防止作物脱肥,用来提高产量。

好肥料更需搭配好机具。与传统插秧机功能单一不同,阳贵平引进的新型水稻插秧施肥一体机,在插秧口侧下方“嫁接”了施肥管道,只需选好档位,便可全自动同步完成插秧与施肥。阳贵平算了笔账,常规的先施基肥再整地插秧,6000多亩地需耗费一个月时间,如今4至6台新机器只需不到半月就能完工,每亩还能节省施肥成本20元。“更关键的是,原先肥料直接撒到田里,遇到下雨天,肥料就随水漂到河流湖泊,现在肥料覆于泥浆中,避免了肥料漂移,从源头减少了面源污染。”

在湖北,新型农机、专用肥料和配套农艺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组合拳”,新技术与老技术的叠加,释放乘数效应,催生出成倍的效率。阳贵平欣喜地计算着,短短五年间,公司承包的地块双季稻亩均增产高达10.9%,头茬每亩产量1450斤,第二茬平均700~800斤,最高甚至能达到1200斤。

结合地方创新、资源优势,不断夯实“技术底座”,湖北“含新量”十足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激发了农业生产增长潜力,正不断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设施渔业新装备 激活发展含“绿”量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为恢复渔业资源,改善长江生态环境,2021年1月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启动“十年禁渔”,江湖之中“围网养鱼”的现象不再。长江禁渔后,湖北省淡水水产品养殖面积断崖式下降,然而,2022年湖北淡水产品产量仍保持全国第一,并已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供给不仅不掉档,反而达到新高度,稳坐全国淡水渔业头把交椅,湖北是怎样“炼”成的?

走进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品源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远远看见几十个蓝色圆圈“浮”在池塘中央。从架设在水面的人行步道行至蓝圈边,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个直径4米、深3.5米的独立养殖桶“嵌入”水中,鳜鱼、鲈鱼、鮰鱼等各色鱼类自在游弋。负责人黄利军介绍,公司利用天然低洼水泽,打造了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养殖模式。眼前的每个养殖桶容量25立方米,可养2000斤鱼,养殖密度之高,约为传统土塘养殖方式的3倍,并且实现养殖尾水养殖零排放、无外流。

原本散养在自然河道或水库中的鱼,如今被高密度圈养在桶里,品质能得到保证吗?又如何实现零排放呢?

先来看看圈养桶。圆柱形桶壁布满孔洞,内部水流与池塘水自由交换,桶内的微孔增氧管满足鱼群耗氧需求,避免鱼类扎堆导致局部缺氧。

“重头戏”在养殖尾水净化。“传统池塘养殖的水体是静止的,鱼一辈子在里面吃喝拉撒,一旦水体恶化导致鱼群生病将很难控制。”黄利军介绍,基地创新采用“异位修复技术”,顾名思义,将尾水“转移”到别处再净化处理,该技术的固废排除率高达90%。

向岸边望去,从尾水净化桶出水管排出的水,清澈透明,没有异味,正滴答滴答排向池塘。圈养桶底部混杂着鱼类粪便和残饵的污水,通过管道吸入岸边的尾水净化塔,经过固液分离,去除固废的上清液依次流入三级尾水净化桶,再经微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回流至池塘重复利用,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作为肥料发酵后再利用。

尾水流入养殖区之前,还要再渡最后一道“难关”。岸边与养殖区之间的水体,黄利军称之为水体净化区,池塘底部种植了大量沉水植物,能够提高池塘自我净化能力,水草摇曳清晰可见,宛如一片水下森林。

图为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池塘“零排放”绿色圈养基地。刘趁 摄

“养鱼就是养水,好水才能养出好鱼!不断被过滤、净化的循环水,给鱼创造了干净的生长环境,为高密度养殖提供可能。”黄利军说,生态化养殖方式显著提升水质,降低鱼类病害发病率,渔药使用量大幅减少,养出的鱼味道鲜、品质高,“鱼肚子里那层黑膜没有了,鱼肉一点土腥味儿也没有,价格比土塘鱼高出50%!”

塘外封闭、塘内循环,品源盛是湖北省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保证淡水产品供给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丹江口市新增设施渔业规模58万立方米;宜昌市大力发展鲟鱼工厂化养殖,年产鱼子酱100~120吨,居全国第二;武汉市建成全省最大的“海鲜陆养”基地,年产6批南美白对虾,实现四季有虾上市……

承受转型之痛,意味着破除痼疾,创新不止。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循环水工厂化、陆基工程化、池塘设施化等现代养殖方式,传统水产养殖业依靠高科技、高效能,激活产业含“绿”量,逐渐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和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湖北省现有设施渔业规模686万立方米,规模排名全国第五、中部省份第一,从量变到质变,由产业到产业集群,重塑竞争新优势,打造了渔业经济新增长极。

综合种养新模式 升级产业含“金”量

扭住传统种养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个“主战场”不松懈,湖北积极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培育壮大农业领域新产业、新模式,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水润荆楚,江米如珠,江汉大米是湖北的“代表作”。去年3月,湖北省优质大米省域公用品牌发布,“江汉大米”从此拥有一张崭新名片。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湖北,尤其是在江汉平原,稻米和鱼是一对“黄金搭档”,稻鱼共养模式已在我国传承两千多年。经过不断创新实践,稻鱼共养已发展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目前湖北已探索出稻-鳖、稻-蛙、稻-虾、稻-螺、稻-虾-鳝等十余种“稻+”创新组合生产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初夏的仙桃市剅河镇,连片的池塘碧水悠悠,生机无限。从4月份开始,这里的养殖户几乎每天凌晨两点起来捕虾卖虾。“今天又收了8万斤小龙虾,发往全国各地。”5月26日上午九点,刚刚卖完当天捕捞的龙虾,全国水产养殖十强企业仙桃祥宇合作社负责人陈树重新整理了账本,“我们这里的小龙虾卖价最高,今年预计可收小龙虾每亩280斤,小龙虾售价亩均4200元。”今年小龙虾总体价格偏低的行情下,却比别人卖得好,陈树说其秘诀就是一田三收的稻-虾-鳝模式。

位于潜江市的岁物丰成生态农业合作社同样一派丰收景象,与小龙虾一同收获的,还有去年投放的黄鳝。负责人毛道元介绍,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价格波动幅度大,经济效益大不如前。考虑到黄鳝收购价高,价格稳定,加上当地具备多年黄鳝养殖基础,他决定在稻-虾共作田块里放入黄鳝。

共作模式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不容易。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胡振介绍,共作不代表简单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叠加,而是充分研究物种习性基础上,采用时间和空间分隔技术,下苗时间、共作方式等都十分考究。

在孝感市云梦县隔蒲潭镇陈刘村的四季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育苗工正在挑拣催好芽的芋头。刘趁 摄

时间维度上,小龙虾在高于28℃或低于18℃时会打洞穴居,停止生长,黄鳝则在温度不稳定的季节成活率较低。7月后,大部分龙虾捕获完毕,小虾开始蛰伏,稻田内养虾的围沟闲置,气温也趋于稳定,是下鳝苗的好时机。

空间维度上,未被捕捞的小龙虾在秋季自然繁殖,密度逐渐增大,如不进行控制,会导致翌年商品虾个头不足。此时,黄鳝通过捕食弱小病残的小虾,将龙虾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将龙虾规格提高一至两个等级,售价提高30%。黄鳝不用特地捕捞,次年收地笼捕获龙虾时一网双收即可,生态化养殖方式也降低了黄鳝集体繁育的密度,减少疾病发生,半野化的黄鳝更易存活。

虾鳝双收,水稻“得利”。小龙虾和黄鳝的粪便为水稻提供养分,加上二者频繁活动,改善了农田生态结构与功能,提高水稻品质。去年,祥宇合作社稻谷卖到1.4~1.6元/斤,比其他地区同类稻谷高出0.2~0.4元/斤,黄鳝售价40元/斤还供不应求。

围绕稻渔特色,湖北为稻、虾和鳝有机立体结合“量身定制”一套技术模式。除了要掌握养殖时间与空间逻辑,还要保证养殖围沟的宽度和深度,配套进排水设施,投放虾苗前对稻田彻底消毒,使产品更健康、安全。

如今湖北的“稻+”模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和组合方式,湖北研发出专门的技术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效益持续走高,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从2005年起步期的十几万亩滚动发展,到2023年的839.6万亩,湖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占全省中稻田的25%以上,产值从不足3亿元飙升到1000亿元,水产品产量从几千吨增长到100多万吨,农民实现亩均增收800元到1000元以上,新产业、新模式换来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聚焦“新”的力量,突出“绿”的底色,湖北省传统种植业与养殖业做出了新文章,老树发新芽,实现产业发展的脱胎换骨、强筋壮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回过头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改变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湖北正推动传统农业发展绿色化、生态化,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李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