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金融如何支持农食系统转型?来自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大会的观察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姚媛
  • 2024-05-29 17:38:40

5月23日,以“金融支持净零转型”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大会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亚洲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ASIFMA)、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Macro and Green Finance Lab)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共同举办,重点探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融入金融决策,通过可持续投融资促进净零转型。

农业部门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部门,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社会包容的关键所在,其低碳、绿色转型受到会议关注。针对推动转型应采取的政策激励措施和金融机制,与会者展开广泛探讨。会上发布了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及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共同撰写的《金融支持中国农食系统气候转型:净零排放、气候韧性与社会公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农食系统实现气候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不论是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都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目前支持农食部门转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和开发性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融资需求。应撬动大量私人资本投入农食系统气候转型领域。由于农食系统中存在大量农户、小微企业等小微主体,支持农食系统气候转型的金融工具应符合“公正包容”原则,确保这一转型不会加剧社会不平等,让更多人共享农食系统气候转型的发展机遇。

逐步建立的绿色金融体系

“目前,亚太地区每年面临至少 8000 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缺口。为气候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仅靠单一的金融产品是无法完成的,我们需要一个创新型金融体系,将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以及生物多样性融资、气候融资等结合在一起,以整合性途径解决多元发展问题。”在主旨发言环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局长坎尼·维格纳拉贾(Kanni Wignaraja)女士指出,在全球范围内,自然友好型解决方案每年可以创造10万亿美元的投资机会,到2030年前可以创造近4亿个新工作岗位。

“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1%就足以弥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金缺口。然而目前这一进程严重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有关,全球资本中的相当一部分被锁定在短期交易当中,而不是被导入到支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增长所需的长期投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女士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急需进行系统性变革,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核心商业实践,发挥金融在脱碳、生物多样性和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的作用。我们的讨论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激发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

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始于2014年。“那时,为处理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我们每年需要支出四万亿元人民币,而政府只能提供10%的资金,90%的资金都需要由金融系统来撬动,这就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立的初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说。

马骏介绍,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包括四大支柱。一是绿色分类目录,明确定义了什么是绿色活动,提出金融应从哪些角度支持绿色发展。二是信息披露,要求绿色金融中各个主体,包括绿色证券的购买者、发行者等,向市场披露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节能目标实现了多少等信息。三是激励政策。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引入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其利率远低于市场基准利率;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绿色金融试点项目,为相关产业的投资提供贴息和担保。试点城市之一的湖州市,担保大大撬动了私营部门的投资,年复合增长率达40%。四是国际合作,与建立绿色金融系统的国家建立信息分享、实践分享和知识发现的平台。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成果已开始显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被投放市场。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以及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据人民银行统计,2023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30万亿元人民币。得益于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转型的理念正在生根发芽,目前中国已有9个省、市发布转型金融指引。”马骏表示。

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公共政策与可持续金融负责人戴安娜·帕鲁舍瓦(Diana Parusheva)说:“中国是转型金融发展的热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之一,中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尤其是‘双碳’目标,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高度的共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所产生的影响力将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首席执行官辛·基德尼(Sean Kidney)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在撬动资本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食系统转型亟待金融创新

报告指出,农食系统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全球温室气候排放。农业也是一个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行业,气候变化不仅会给农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甚至威胁到粮食安全。因此,无论是减缓气候变化,还是适应气候变化,农食系统的作用都十分关键。

“全球和中国正将农食系统气候转型摆在推动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中更加中心的位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农业转型负责人李少欣介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1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超过150个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共同签署了《关于韧性粮食体系、可持续农业及气候行动的阿联酋宣言》。中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农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中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将“农业与粮食安全”作为重点领域,《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明确了农业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动物肠道发酵甲烷减排、稻田甲烷减排等。“这向我们释放了明确且清晰的信号,农食系统将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李少欣说。

然而,农食系统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报告表示,目前全球的气候资金仅有4.3%(2020年约285亿元)投向农食领域,仅为农食领域气候融资需求的七分之一。在中国,现行的绿色金融政策和普惠金融政策与气候转型的融资需求尚不匹配,亟需进一步的政策协同与金融创新。

“投资周期长,环境和气候风险高,回报见效慢,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使得农食系统获取资金面临特殊挑战。”李少欣表示,转型金融在撬动私人资本支持中国农食系统气候转型并确保其公正性方面具有关键角色。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建立中国的转型金融体系,并将农业纳入重点支持行业之一。目前,支持农食系统气候转型的金融创新与实践仍处于十分早期的阶段,主要集中在贷款和债券领域。报告表示,未来,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基金、保险、碳金融工具、混合融资以及供应链金融等其他金融工具在支持中国农食系统气候转型方面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生态农林、林草碳汇、污染防治、绿色食品等领域已出现相应探索。浙江省衢州市探索碳账户贷款,通过碳账户让农业企业获得更多的低碳转型资金;渣打银行向牧原股份发放可持续挂钩贷款,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和每千克猪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与贷款利率挂钩的关键绩效指标。

“我们发现,市场在积极探索可持续挂钩贷款、可持续挂钩债券等新产品,将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与融资条件挂钩,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选择。”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中级研究专员邵丹青介绍,农业无人机、农业物联网、智慧农场等科技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领域,科技的创新和大规模推广需要大量资金,而这类企业大多是前期研发投入大、回报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高、轻资产的小微企业,非常需要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

报告识别了金融支持中国农食系统气候转型面临的主要瓶颈——农食部门缺乏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大型农食企业尚未制定可信的转型计划(特别是减排以及提升供应链的气候韧性),以及政策激励不足。报告建议,监管部门应提升农食部门的气候信息披露水平,包括制定农食领域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气候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建立监测体系;监管部门应指导和支持农食企业制定可信的转型计划,包括明确相关监管要求以及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政府应强化政策激励,制定转型金融激励政策,支持农食供应链整体转型;发挥转型金融政策和普惠金融政策的协同作用,支持农食系统中小微主体的转型;将现有农业支持政策向有利于气候转型的活动倾斜;强化政府作为农食领域可持续债券发行人的引领带动作用。

实现公正包容转型

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是我国农食系统的主体。将广大小农户和小微企业纳入金融支持农食系统转型的体系中,并使这些小微主体能够从转型中受益十分重要。

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胡钰说,目前金融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支持主要集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和设备等“有形”的领域,而对于农业技术和农艺方面的转型,由于目前缺乏细化的标准,使得金融机构很难识别。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对小农户生产行为的监测逐渐成为可能,这将为我们推进相关核算标准、制订核算边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绿色信贷的授予奠定基础。”胡钰表示。

中国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处长郑桥介绍,为规避相关业务中的各类风险,中国农业银行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和地方农信机构合作开展征信;与保险公司合作,尝试气候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保险等产品;建立“信用村”,与村基层党支部合作,规避道德风险;与农药、化肥的供应商合作,为农户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贷款。

在转型过程中,大型农食企业对供应链上的小微主体的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兴业证券农业领域首席分析师纪宇泽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技术升级、技术赋能和在供应链金融上的支持。

“大型农牧企业在饲料配方、品种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些技术推广后,将带动整个行业的提质增效,同时这也是一种减排。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豆粕是从海外进口,而豆粕在猪饲料中占有相当比重,牧原集团经过不断研究,将豆粕的比重大大下降,他们向社会公布了一部分配方,带动养猪行业的饲料中豆粕占比下降。” 纪宇泽介绍,“温氏集团与农户合作的代养模式则是技术赋能的代表。近两年,合作已从最初的代养护模式发展为养殖小区,低排放、恒温系统等技术借由温氏集团的技术服务来到小农户身边。”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