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畜牧·草食业 详情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解决草原过牧难题 书写绿色生态答卷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雷少斐
  • 作者:美令 周阳
  • 2024-06-01 23:44:05

作为内蒙古解决草原过牧问题17个试点旗县之一、赤峰市唯一的试点旗县,阿鲁科尔沁旗紧抓“人”“畜”“草”这一解决草原过牧的关键问题,因地施策,在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上做足文章,书写绿色发展答卷。

以草定畜,给天然草场“减负”

天刚蒙蒙亮,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海拉苏台嘎查牧民朝格图早早地起床清理棚圈,给牛羊添加牧草。

“几年前,我把肉羊减少到了100只,再对牛群改良,养殖了高代西门塔尔肉牛20头,如今,不仅草牧场好了,收入也提高了。”朝格图告诉记者,他把自家1200亩草牧场划分为三块区域,其中两块区域进行划区轮牧,一块区域作为打草场秋季割草收储,次年又把放牧场和打草场进行轮换使用,有效解决草畜不平衡、超载过牧问题。朝格图用“精养少养+划区轮牧”的发展模式找准生态、生产、生活平衡点。

转变了经营模式后,朝格图家庭牧场养殖牲畜规模与草牧场面积基本平衡,年畜牧业纯收入达到了15万元。

朝格图家采用的发展模式,正是阿鲁科尔沁旗养殖模式的缩影。阿鲁科尔沁旗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全旗禁牧面积196万亩,草畜平衡面积883万亩,根据区域特点和牧草长势情况,将全旗草畜平衡区分为游牧区、北部生态缓冲区、中南部农牧交错区三大区域,科学核定载畜量,把“以草定畜+舍饲圈养”作为疏解分流草原超载牲畜的主要途径,逐户核实超载量,严格控制天然草原放牧数量,对超载的牲畜实行舍饲圈养,实现了畜牧业发展和草原保护的共赢。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探索出全年禁牧舍饲、舍饲半舍饲、家庭牧场、合作发展、托养利益联结、冷季异地代养、牧文旅融合等7种模式,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此外,阿鲁科尔沁旗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持续强化执法监督能力,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不间断巡逻执法,对超载放牧、夜牧、偷牧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在重点林区草原、关键卡口使用远程视频监控,抓拍违规放牧行为。运用高分遥感卫星影像、无人机监测等现代化监测手段,对散养放牧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力度,通过实施退化草地牧草补播工程、围栏封育、草方格沙障建设等逐步增强草原生态功能,不断提高草原生态承载能力。

补齐短板,给舍饲圈养“助力”

走进位于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好力宝嘎查的双金龙生态家庭牧场,记者看到了堪称适度规模养殖典范的家庭牧场。“我每年种植优质牧草、青贮玉米、饲用玉米315亩,年产量达328.6吨,基本满足了适度规模养殖饲草需求,缓解了天然草场压力。”牧场负责人双金龙说,他把基础母牛严格控制在50头左右,全部为高代西门塔尔牛,每年接犊40多头,次年全部出栏,年种养业纯收入达到60万元。

从放牧向舍饲转变,饲草产业的支撑必不可少。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乌英嘎说:“全旗耕地面积357.77万亩,农作物种类丰富,农作物秸秆资源较多,秸秆产量稳定在86万吨以上,依托饲草料加工企业,通过秸秆加工、揉搓技术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减轻了饲草短缺的压力。”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不断补齐饲草短缺的短板,积极调整优化优质牧草种植结构,提高青贮玉米生产能力,打造高标准草田,增加灌木饲料来源。目前全旗种植优质牧草68万亩,年产牧草65万吨,青贮玉米73万亩,羊草0.3万亩,灌木平茬20万亩。建立以户储为主、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中小型储备库为辅的饲草储备体系,推行户与户共享储草库和互补资源,建立农牧户与嘎查村分配和集聚资源机制,健全苏木乡镇及旗级统筹调运和应急管理体系,为舍饲圈养提供安全保障。今年建设户储型储草库200座、旗级大型应急储草库2座,真正解决了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草畜联动”机制基本形成。

由向草地要效益转变为向科技要效益。阿鲁科尔沁旗在全旗推广“四同五一”肉牛养殖技术,将牛群接犊期调整到8月末、9月初,这样牛犊出生当年不需要放牧,并在来年放牧时可以同期出栏,不仅减轻草牧场压力,还便于饲养管理,有利于下游产业发展。

调整结构,给产业发展“强链”

舍饲圈养社会化服务紧跟发展节奏。阿鲁科尔沁旗利用苏木乡镇“三位一体”为农服务有限公司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农资供应、农牧业生产机械作业、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计划到2024年底,运营社会化服务组织14家。

“通过和牛杂交扩繁方式,对低代西门塔尔基础母牛进行冷配,培育和牛高端品种,2024年计划冷配2万头、育肥高端和牛8000头并启动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目前已进场1070头和牛。”旗农牧局局长贺希格套格套告诉记者,在现有西门塔尔肉牛持续改良基础上,阿鲁科尔沁旗与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合作,合力打造高端肉牛(和牛)繁改育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布局。

与此同时,为畜牧业产业发展延链补链,阿鲁科尔沁旗重点培育优势产区肉牛肉羊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提升改造10万头肉牛屠宰生产线。

在飞鹤(阿鲁科尔沁)智能化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据了解,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7月顺利竣工,届时年产鲜奶30万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高端配方乳粉4万吨,可实现产值60亿元,税金8亿元,企业利润6亿元,可直接带动就业400多人,将大力推动阿鲁科尔沁旗整个乳品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飞鹤乳业项目经理武君说,阿鲁科尔沁旗将真正实现从一棵草、一头牛到一杯奶的延链、补链产业升级,也将对当地草产业、奶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带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阿鲁科尔沁旗聚焦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建设现代产业园1个、特色产业园1个、提升改造传统肉奶加工小作坊50家。

作者:美令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周阳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