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下是故乡,我们一起来摇呀摇太阳……”车厢伴随歌声晃动,爱心妈妈和结对儿童的六一亲子研学游启程。5月25日,临清市“润荷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正式启动,法治学堂、历史讲堂、心理课堂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为困境留守儿童传递温暖、播种梦想。
法治护航伴童行
“我长大之后也要做检察官!”在临清市检察院法治互动体验馆模拟法庭,几个孩子穿上检察官制服,赶紧让“润荷”妈妈给她们拍照留念。
检察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青少年模拟法庭、未成年人社会服务中心、“大白哥哥工作室”等功能区,通过案例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法律法规要有敬畏之心,遇事要保持理性和法治思维;在家庭教育检察工坊,通过情景体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涉及到的生活小常识;在“雨巷”心理工作室,通过开展心理测评了解孩子们心理状况。
据了解,临清市检察院、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建成山东省首家未成年人“一站式”关护中心和首家家庭教育检察工坊,建成了集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实训演练于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精心打造“大白哥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全力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留守儿童扫除阴霾,为他们撑起一片法治晴空!”第二检察部主任“大白哥哥”肖云光这样说。
优秀文化润童年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皮影戏表演老师娴熟地操控着手中的皮影人物,配合着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将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中摇曳着皮影木偶,变身为一个个“皮影小匠人”,认真地演绎着自己的皮影首秀。青年路街道8岁的困境儿童瑞瑞(化名)从母亲去世以后,性格变得内向,不喜欢说话不爱笑。看着动画片里见过的人物在手里栩栩如生,她露出笑颜:“老师,我还想再当一次孙悟空……”
为帮助孩子们增强文化自信,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临清市妇联立足当地资源,组织“润荷妈妈”带领孩子们漫步古城区老胡同,走进运河名城历史的长廊;与非遗传承人对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在纪念馆感悟初心,让家国情怀薪火相传。
在季羡林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润荷妈妈”带着孩子们聆听革命家风故事,感受革命先烈舍身忘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让孩子们将爱国、爱家乡的种子根植于心。
关爱心灵暖童心
“人生有各种不如意,我们不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要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花……”为了让孩子们释放内心压力,享受童年快乐,该市将活动现场搬进影院,观看了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特别邀请了“爱心妈妈团队”沐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根据电影蕴含的人生哲理,趁热打铁对孩子展开正向的心理引导,帮助孩子们塑造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
“关爱困境留守儿童,我们一直在行动。”临清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打造“润荷”爱心妈妈品牌,谐音“运河”,突出运河名城地域特色,意喻滋润童心、呵护青荷。创新“1+1+1+N”精准结对关爱模式(即1个爱心妈妈联系1名妇联主席结对1个儿童,拓展社会关爱N力量),探索从招募、结对、岗前培训、服务流程到持续赋能等各环节的机制化、规范化、长效化。
截至目前,临清共有“爱心妈妈”160名,“爱心妈妈团队”20个,结对困境儿童180余名,联系留守儿童300余名,通过常态化开展“六个一”日常关爱活动,为儿童提供思想引领、生活照顾,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留守困境关爱服务活动已蔚然成风。
作者:金鑫 酆婷婷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