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河套大地瓜果飘香。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饱满水灵的香瓜迎来收获季。随着香瓜成熟,一座座大棚开园了,走进乌拉山镇联光村六社的大棚里,绿色的藤蔓和肥厚的叶片铺满了地面,一个个青白相间、圆润饱满的香瓜掩映在翠绿的藤叶之中,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
联光村以前盛产高粱,村内用高粱制酒的烧锅、缸房鳞次栉比,所以联光村又称缸房村。联光村借助“缸房”的影响力,打响当地香瓜知名度,将“缸房脆”打造成为“金字招牌”,实现香瓜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带动农民就近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为了提高香瓜的品质,香瓜全部采用牛粪、羊粪等有机肥料,让瓜苗吸收多种养分和微量元素。同时,利用土壤消毒、人工物理防治等办法代替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了香瓜绿色无公害,结出的香瓜比传统种植的香瓜更加香甜。
据了解,联光村“缸房脆”香瓜打通线上线下“交易链”,通过线上宣传+销售、游客采摘、农户散卖、投放店铺等多渠道销售,多个农户协作完成一个或多个订单,“缸房脆”香瓜覆盖市场各个层面,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购买需求,以此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并增加农户的收入,真正让“缸房脆”香瓜飘香四方。
为了带动村民早日致富,打消部分村民传统种瓜思维,2021年包村干部杨红军、片长王永平带头承包18亩土地,建19栋大棚试种,在他俩的带动下社长牛富智、前任村干部韩志忠及其他村民共建72栋大棚进行试种。干部带头引领示范,受益后在全村大面积推广建设塑料大棚,这样做,就是让村民们都能体会到发展设施农业带来的实惠,以此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如今,在联光六社设施农业建设建成温室大棚70亩的基础上,新建塑料大棚130亩,头茬缸房脆小香瓜喜获丰收,平均每亩收益1万元。种植二茬蔬菜200亩,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成为联光村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联光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计划在现有设施农业基础上打造联光村一村一品,拓宽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媒体传播途径增加我村农业产品知名度,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架联光村农业产品,打通向外销售的渠道,用小香瓜牵出“致富路”。
“缸房脆”香瓜已成为乌拉山镇联光村名副其实的“致富瓜”“幸福瓜”,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者:曹宇婷 刘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