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8分钟、10亩地!”新质生产力赋能山地果园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邓俐
  • 2024-06-12 20:07:15

“看!这就是微弥雾,8分钟,10亩地!”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大坪村8社“太阳橙”果园里,农民技术工向守云手指着正在作业的山地果园微弥雾施药技术集成系统喷出的弥雾,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他背着传统药壶打药,半个小时只能打6-7棵果树,打完10亩地,起码要用40小时、2600斤药水,现在,同样10亩地,操作这套设备,药水只用800斤,又省力、又省时、还省钱!

向守云打工的“太阳橙”果园基地共有220余亩,培育种植有“太阳橙”(卡拉卡拉红肉脐橙)、金煌芒果、东魁杨梅等10余个水果品种,拥有多个注册商标和有机产品、绿色认证,以及国家富硒认证。其中,“太阳橙”作为江津区特色农产品,自2017年获得富硒产品认证以来,已荣获多项荣誉,包括重庆(江津)十大富硒名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等。由于果园的山地劣势,导致种植难度和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不利于品质和效益提升。为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以下简称农机所)正高级农艺师李英牵头,由国家柑橘产业体系江津柑橘综合试验站成员,果树所李英奎研究员、张云贵研究员、杨海健副研究员等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科技特派,立足新质生产力,对该基地进行了从品种选育到智慧果园的全面帮扶。

针对山地果园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农机所研发实施了山地果园微弥雾施药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果园里布设了喷淋设施和电动系统,实现喷施范畴广,能够笼盖整个植被,农药雾化程度高、雾滴小,容易附着在叶片上,有效防治病虫害,节约用药及人工成本,弥补了人工背负式喷药的劳动强度极大以及车载移动式喷药机转向操作困难、覆盖面积小、工作时间长等众多不足。果园的单个工人只需要操作设备,就能对果园实施统一的施药工作。据测算,与传统的人工打药相比,微弥雾施药技术集成节约人工成本近50倍,节省药水量达到50%。

“太阳橙”果园基地负责人、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环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君丽说,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系统喷出的水雾,在夏季可以为果树降温,避免炎热天气对果实造成伤害。

李英介绍,微弥雾施药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施药量,实现了果园病虫害的全面精确防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果园的生产效益。而这只是科技特派团帮扶的其中一项工作,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助力基地建设智慧果园和品质果园,推动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跃迁,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