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桐城镇仪张村的示范田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较传统技术对照,亩增收82.29公斤,增产33.24%。
“该地块为高肥地,今年是平雨年,所以我们选用了‘旱地小麦一优四改332应变抗逆栽培技术’中探墑沟播的播种方式,高产旱肥型品种品育8175旱地小麦品种。”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张定一研究员说。
实收测产专家组认为,去冬今春,小麦生育前期低温、返青期后持续高温、生育后期 又有“干热风”极端天气,示范田还是实现了旱地小麦高产稳产,这一技术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品育8175旱地小麦品种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所长姬虎太带领团队选育,6月初刚刚通过国家审定。此前,旱地小麦一优四改332应变抗逆栽培技术自2020年以来一直是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主推的有机旱作技术。
山西是我国主要旱作农业区之一,也是夏粮主产省之一,旱地小麦种植面积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45%,如何让旱地小麦稳产且高产,成为粮食安全大背景下的一个技术课题。
“主要难题是,黄土高原丘陵旱作区冬小麦生产,年际间降雨量差异大,年内集中于7、8、9三个月,与小麦生育期严重错位,土壤水分耗散大、地力不匀、品种适‘旱’性差等。”张定一说。
历时十年,张定一和他的团队将旱地小麦生育条件(降雨量、地力)和农艺措施融合,根据不同降雨年型和耕地类型,优化调整小麦品种、施肥技术和播种方式,让有限降雨改变为有效用水,与小麦生育期用水有机协同,为旱作区麦农研发出了看天选农技选品种的农艺套餐,并将它命名为“旱地小麦一优四改332应变抗逆栽培技术”。
通俗地讲,张定一他们根据小麦休闲期降雨情况,把旱作区分为丰雨年、平雨年、干旱年3种降雨年型,再根据耕地的肥力分为高肥地、中肥地、低肥地3种类型。依据降雨年型和土壤肥力对品种选用、施肥方式、播种方式分两个选项优化调整,如品种选用上,丰雨年、平雨年种植高产旱肥型品种,干旱年种植抗旱耐瘠型品种;在播种方式上,丰雨年采用机械条播;平雨年、干旱年采用探墒沟播。这一组合套餐技术模式,麦农易懂实用,可操作性强。
试验示范显示,2019年,在伏休闲期降水偏少,小麦生育期遭遇秋冬春连旱,降水较常年减少43.1%的大旱之年,符合张定一技术套餐里的干旱年型,麦农选取的播种模式是探墒沟播,选种也用的是抗旱耐瘠型品种,后经测产实收结果显示,与传统技术对照,亩增收162.4公斤,增产95.3%。2022年,符合张定一技术套餐里的丰雨年型,在播种时间较最佳播期推迟15天情况下,采用条播技术播种,种子选取高产旱肥型品种,亩产达到579.9公斤,创出山西省旱地小麦高产纪录。
“这一技术增产稳产效果好,可以实现旱地小麦丰雨年型大增产、平雨年型能高产、干旱年型不减产持续高产稳产,在助力旱地小麦单产提升方面极具推广价值。”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王圆荣说。
这意味着,这一技术丰富了“晋种+晋技”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为山西夏粮单产提升增加了新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