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河南省邓州市:不等不靠 抗旱保苗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范亚旭 盛志国
  • 2024-06-14 19:00:23

夏收结束,夏播完成,夏管开启,“三夏”生产环环相扣。6月13日,在河南省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田间,多台自动化喷灌机械正开足马力抗旱保苗,水花四溅处彩虹道道。不远处,农技人员正在地里查苗情、看墒情,指导着农户进行科学灌溉适时保墒。“高标准农田内用电、机井、管网等设施齐全,浇水灌溉比较方便,现在地里农作物长势还行。”李洼村种粮大户刘飞说。

针对持续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连日来,邓州市迅速行动、主动出击,及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多措并举组织群众有效利用各种水源和投入各种水利设施,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全面掀起抗旱保苗高潮。全市所有县处级领导干部下沉乡镇分包指导抗旱保秋工作,28个乡镇党委政府和引丹灌区、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电力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深入一线全力配合开展抗旱保秋工作。

“抗旱保秋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全市要充分认识抓好抗旱保秋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克服‘等天靠雨’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科学调度,扎实做好抗旱保秋工作。”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在抗旱一线说,要统筹调度抗旱水源,从严从细把水管好,精打细算把水用好,精准调水、及时补水、科学节水,有效保障农田灌溉水源;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抗旱自救方法,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技术服务、物资保障等工作,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结合干旱发生情况,邓州市及时制订了抗旱保秋工作方案,印发了主要秋作物抗旱保秋技术意见,利用宣传车、大喇叭、微信群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防旱抗旱等相关知识,引导群众克服“等天靠雨”的心理,树立边种边浇的科学耕作观念。刘集镇曾家村种地大户曾保谦种了40多亩地,“目前已开始浇第二遍水了,今年小麦收成不错,希望通过及时灌溉,秋季也有个好收成!”

时下,邓州市大地上随处可见农户在田间浇灌的身影。裴营乡大耿营村种粮大户耿宝成今年麦收后种了130亩的玉米和花生,“6月1日已经浇一遍水了,6月11日开始浇第二次水,地里的两眼机井一天一夜可以浇30亩左右,现在玉米已经长3寸高了。”耿宝成在地里竖了一排水管,采取花洒浇水,省水又省力。

为帮助群众解决抗旱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邓州市还组织农技、植保、种子技术服务、种子管理站成立四个技术服务组,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分包乡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避开炎热天气和时段进行灌溉、追肥、防病治虫等农事操作,全力为群众抗旱浇水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同时,全力挖掘引丹灌区干支渠和1.5万多眼机井灌溉能力,加强水源、电力的科学调度,日引丹江水224.64万立方米,出动各类灌溉机械3万余台套,日出动劳力6万余人次。

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邓州市秋季粮油农作物种植面积238万亩,累计抗旱浇水面积195万亩次。邓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水情、旱情,进一步挖掘河渠库坝可利用水源,抓好水利工程调度,落细落实防汛抗旱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确保种足种好管好秋作物,为全市粮食丰产丰收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盛志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