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公益支教为农村孩子插上“艺术翅膀”

2024-06-14 19:07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李婧

近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三年级的硬笔书法课堂上,来自虞门书画院的公益支教老师郭丽丽正在讲解,帮助孩子们重温基本笔画,指导不同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一个字一个字过关练习,学生们手握铅笔,在方格纸上认真书写着汉字。

硬笔课堂上,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在认真学习握笔知识。

从今年3月初开始,虞门书画院公益支教负责人王亚男带领着6位老师在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公益授课已经3个多月了,本学期公益支教活动共开设了绘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等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支教老师合理进行教学时间安排,备足教学内容。学生们沉浸在书法、绘画等课堂中,每个教室的角落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

据了解,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共5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每个班每周1节公益支教艺术课。在当天的四年级软笔课堂上,虞门书画院老师陈冬青讲解了汉字的方块式结构由点画穿插而成,经过书写,形成了楷体、行体两种字体,以及每种字体形式上的美感特征。课堂上,陈冬青老师重点讲解了执笔方法,学生们认真聆听并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90分钟的课程学生们意犹未尽。

“听了书法课后,我深深爱上了软笔书法。今后,我一定会坚持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小小书法家。”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侯怡彤在软笔书法课堂上,正手握软笔,蘸上墨汁,一笔一划认真地书写汉字。

四年级小学生正在认真地书写软笔字。

虞门书画院的焦晴晴老师来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公益支教前,还有些忐忑,担心小学生学不好,同时担心他们不重视硬笔、软笔、绘画等课程,但让焦晴晴既惊讶又感动的是,这些小学生对她和其他老师们的到来从陌生到熟悉,经常围着她们沟通交流艺术知识。“我和其他老师一定会教学生们练习好书法的。”焦晴晴说。

“焦晴晴和一些老师的到来,对我们学校的教育帮助是很大的。”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校长赵冬梅说,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学校并没有专职硬笔、软笔书法和绘画老师,虞门书画院的老师来到我们学校公益讲课后,学生们也学习到了很多硬笔、软笔书法和绘画知识。

“教育小学生学习硬笔、软笔和美术课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程,从而结合小学生熟练掌握情况来教大家练习。”虞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文亮说,把每名学生是否都能培养成书画高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书画艺术,人生不能出现这块短板。

为此,贾文亮、赵冬梅与虞门书画院负责人下了一番功夫,为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分别编制了不同的教学课件,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硬笔、软笔和美术课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虞门书画院老师正在指导小学生书写毛笔字。

“虞门书画院老师来到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教学生们学习艺术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展示了汉字的魅力,增强了学生书写规范字、使用规范字的意识,也使老师们的教学基本技能得以提升,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人民日报社挂职虞城县政府副县长胡彦强说。

据了解,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原名为小侯前侯楼小学,位于虞城县刘店乡前侯楼村东头,于1964年建校,后来年久失修,几乎成了危房。人民日报社自1995年开始定点帮扶虞城县,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新校区是人民日报社在1996年援建的,新校园占地18亩、建筑面积750平方米,能容纳7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新校园落成后,小侯前侯楼小学正式更名为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

如今,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分为小学区和幼儿区两个教学区,历届毕业生已有80多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有20多名学生取得研究生学位,还有1名学生正在读博士。大家坚信,未来的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会越办越好。

作者:贾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