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西瓜大量上市期,这时的老胡每天在忙碌中感受着收获的喜悦。老胡名叫胡守兴,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有200亩的西瓜基地,是当地有名的“瓜王”,种瓜技术好,亩产效益高,30多年的种瓜经验,老胡有了自己的“种瓜经”,让他的西瓜叫好又叫座,更是引得周边瓜农心痒痒的,没事都喜欢到他的基地转转,交流下种瓜心得,“偷师”一些新技术。
鸡蛋分篮放,是老胡说的头条经验。今年老胡的基地中100余亩种的西瓜,其中有十几个主打品种,大型瓜、小型瓜,绿皮黄瓤、绿皮红瓤、黄皮红瓤,还有可提早上市等多个品种的西瓜,从五月中旬到六月底,西瓜上市不间断,老胡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会大,同一品种大量上市的销售压力更大。“直面消费者,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我们都能满足,现在好多回头客直接提需求,我们在基地打包直接快递发货到家。”从初上市,老胡的西瓜田头价可以卖到四块五一斤,到西瓜大量上市可以卖到两块,再到后期一块多,更好地面对市场行情波动带来的压力。
求新,是老胡的一大法宝。老胡有个习惯每年都会少量试种西瓜新品种,田间表现好的,会再大量种植。他说,“今年魏猷刚研究员引荐的新品‘金瞳’给我带来了惊喜。”
“金瞳”,是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西甜瓜)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南京市蔬菜所研究员魏猷刚力荐的新品种,金黄色的外皮,甜美多汁的红瓤,再加上三斤左右大小圆润的外型,使其成为市场新宠,“今年我种了4亩,因其独特性、市场稀缺,它的礼盒装今年卖到很不错。”老胡很开心。
长期经营,把控好品质,打出口碑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每年老胡都要花五万多块钱在有机肥的使用上。要想瓜果长得好,土地得先喂喂饱。这两年老胡在田头安装了一套尾菜处理系统,日常被丢弃的瓜秧,有了新出路,可以发酵为有机肥料。此外,老胡还能协助菌菇生产厂处理没用途的基质。“在我这里,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我只需要出运费,一年大概一万余元,省下了有机肥的购置费用,划算得很。”胡守兴的账算得很“精”。
连作障碍,是瓜农们生产的一大难题,老胡也遇到过同样的难题,他带记者到他的番茄棚里介绍说,“这个大棚,之前种番茄、西瓜,为了预防连作障碍,之后连续两年种了水稻,第三年种番茄时,仍旧出现了大量死苗现象。”南京市蔬菜所作为老胡“智囊团”主力,安排了技术专员李伟明作为基地主任,定点指导生产,且至少每周现场指导一次。李伟明发现情况后经与蔬菜所专家沟通后,建议采取高温闷棚措施,配以施入石灰氮,高效解决问题。
“你看今年番茄的长势、挂果,叶子翠绿有劲,果型又漂亮,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就是生产力’!”种植时间越久,老胡越相信科技的力量,也希望依靠科技让他的钱袋子更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