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公司预计完成火车装卸30719节,较上年同增幅38.8%;预计完成船舶装卸65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幅17.5%。”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副经理王树军向记者介绍了营口港上半年运粮成绩。
近年来,受供需关系影响,加上疫情等因素,新粮上市后,出现了粮价上涨,物流不畅等情况。营口港高度重视,详细梳理“北粮南运”全链条涉及港口的各环节,结合新冠疫情、冬季保供、市场变化等多种形势变化,从售粮农户、运粮司机、贸易商、物流承运商、需求客户等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关注客户需求,制定具体措施,尽全力保证物流顺畅。
东北地区产粮占全国1/5以上,调出量占1/3以上,为确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做出很大贡献。然而 “北粮南运”最大的瓶颈就是运输难题,特别是一到新粮上市,作为距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最近的出海口,大量粮食运到营口港。为此营口港挖潜扩容,增加港口中转库房储存能力。
王树军告诉记者,去年新粮上市后,港口结合粮食货种增量的形势判断,临时租用了20万吨库房,尽力提高港口中转库房的储存能力,当前港口自有固定用于“北粮南运”库房65万吨,加上港外库和其它可调剂库房,营口港粮食中转能力达到400万吨,能够满足中转需求。
近几年来,营口港粮食集港方式逐渐由原来以公路为主向铁路转化,本年度铁路集港量预计为400万吨,占80%以上。针对此变化,港口适时调整港内接卸线路,向粮食货种倾斜,同时与沈局密切沟通,探索开通直达列车、原来原返等高效模式,确保粮食铁路集港的作业效率,新粮上市后,港内平均接卸粮食车辆300节以上,日卸粮食2万多吨。
针对夜间验粮产生部分压车问题,公司与港内各贸易客户进行沟通协调,讲明“北粮南运”的重要意义,港内实现24小时验粮,每日晨间部分待卸车辆为作业冲突导致的滚动压车,上午都可以卸完入库。
为防止来港车辆集中到港,每日与客户共同制定日卸车计划,确认今日到港车辆数量,细化车辆信息,根据到车数量、车型,确保作业人员、接卸设备和其他港口资源满足生产需求。在作业中对计划实施进行把控,对出现的影响计划精准性问题及时解决。
根据客户集港粮食数量,密切关注粮食运输船舶动态,与客户、船舶运输方实现横向联动,协调口岸海事、引水各部门,确保各方信息全方位对接。对港口作业合同签订、船舶进港、作业效率、船舶出港实行全过程精准管控,确保粮食船舶优先靠泊,同时,制定应急情况下疏港保障方案,防止特殊情况下对粮食疏港的影响。
长期以来,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政府营商环境,赢得几乎所有的粮食客户都在营口港开展粮食业务,港口继续发挥好招商融合后南北港口协同作用,巩固现有优势,利用现有资源,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关注客户需求,及时解决客户运营过程中存在各种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升服务客户的软实力,解决客户后顾之忧。
“近两年国家大量采用35吨敞顶箱运输工具运粮,与原有运输工具相比一方面简便快捷可以实现门到门,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货物损耗,作为港口来讲,就是如何顺应运输方式的变化,快速应对,调配好港口资源,优质高效地把粮食卸下来,保存好,装上船。”王树军表示,港口将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构建一个良好的粮食贸易环境,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细致高效的工作去服务“北粮南运”国家战略,确保南北粮食大通道的顺畅。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