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重庆江津:千年古镇里的小店时光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杜娟
  • 作者:张冰洁
  • 2024-06-23 12:52:54

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有座中山古镇,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赋予了这片土地更多婉约和诗意。缓缓的笋溪河水流淌在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下,山水之间,青砖白墙的老房子错落有致,述说着古镇的悠然时光,抚平来往游客的焦灼不安,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据史书记载,古镇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以前名龙洞场,清朝光绪年间,与周边的老场、马桑垭两个场合并,改名三合场,后再改名为中山。2005年,中山古镇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还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镇、中国最美小镇、中国最具特色名镇、全国十佳美丽宜居小镇、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十佳全域旅游示范镇等。

近年来,中山古镇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美丽宜居”三大主题,全面激活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力,推进古镇旅游开发,千年古镇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走过青石板,在街尾端的梯坎上,就是古世群副食店,这是一家已经开了27年的老店。

27年老店的小妙招

1997年,因丈夫陈德平从粮站下岗,凭借着之前当过百货副食店保管员、销售员的工作经验,古世群随丈夫在中山古镇的农贸市场对面买下了现在的店铺打算开个副食店谋生,店名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古世群副食”。

店铺主要经营副食、烟酒等商品。“第一次买店铺花了6万块,当时的6万可太值钱了,我们买完了门面,连进货的钱都是找亲戚朋友借来的。”古世群性格活泼,笑着回忆道。

“刚开始也不怎么挣钱,2005年以后,通过慢慢摸索,借着对面农贸市场的优势,再加上中山古镇的旅游越来越兴旺,我们才开始慢慢挣到钱。”古世群回忆起开店前几年的情景。

头脑灵活的古世群还是一个非常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是古镇第一批使用双屏机的零售客户,自己摸索着学会了电子扫码。“从原来的摆在雨棚下用玻璃柜子卖,到现在我们用上与现代终端相联的双屏机,每一笔买卖我都能挣到钱了,利润比以前高一些了。”古世群笑着介绍。

27年来,虽然店铺的位置一直没有更改过,古世群夫妻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除了零售,也承接到不少团体生意。附近的学校和食堂如缺什么东西,只需要一个电话打给店里,古世群丈夫就会马上开着小货车去送货。他说:“我们送货都是免费送,从来不收一分钱,这样才对得起游客们和乡里乡亲对我们两口子的信任。”

正是这种从不计得失、热情、周到、诚信的经营风格,也让古世群夫妻俩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

旅游带来的新希望

随着中山古镇的名气越来越响,特别是2005年中山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过后,慕名前来旅游和打卡的散客和团体游客也越来越多。除了中山古镇,附近的爱情天梯也是一个热门景点。为此,中山镇政府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及相关配套措施,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这个位置虽然不是古镇街口,但是每次来旅游的大巴车都是在我们对面的农贸市场门口下车,游客们下来游玩、上车返程都会经过我们这个店铺,所以我就结合游客生意,搭配了江津土特产,米花糖、芝麻杆、江津白酒这些都是响当当的江津特产,游客们会顺道买点特产回去。”说到古镇的旅游兴起,古世群也有自己的小妙招。

“建议你们先去古镇逛一逛,尝一尝石板糍粑和烟熏豆腐,这是我们这里的特产,然后再去笋溪河边打卡拍照……”因为性格健谈,所以当游客们对游玩有什么疑问,古世群都能随时提供攻略。因为熟知中山旅游攻略,附近的乡亲们都叫她“古导游”。

除此之外,古世群还免费为顾客提供便民服务。柜子里永远都会有一个满满的开水壶供顾客加热水,店门口雨棚下永远都有几把椅子供游客休息,顾客想要在店里歇歇脚,古世群也是随时欢迎。哪怕是附近的店铺没有时间收货,只需要说一声,古世群随时都是笑脸帮忙。

“我们打算把店开到60岁,等我们俩都满了60岁,就正式退休,然后开着车到处去自驾游。夏天就去避暑,冬天就回中山,我舍不得中山,这里空气好,哪里都好!”说到未来,古世群充满了笑意。

作者:张冰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