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非洲咖啡,一个是湘潭蜂蜜,这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饮品与美食,因为“一带一路”,因为中非经贸合作,它们“湘”遇了。
让它们甜蜜“湘”遇的“红娘”,是一名陕西汉子景建华。最近,湘潭市蜂业协会正与景建华紧密联系,计划将“非洲咖啡+湘潭蜂蜜”的特色咖啡店开到湘潭。
陕西汉子钟情湖湘大地
1999年,18岁的景建华怀揣着200元离开了陕西汉中。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主席的这首诗,牵引着景建华来到伟人故里——湖南湘潭韶山。在韶山,景建华被毛主席家乡的青山绿水所吸引;在湘潭和长沙,他被湖南人这种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所感动。湖南,成了这名陕西汉子选择奋斗的地方。
在餐饮店短暂打工后,景建华决定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咖啡师。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未来人们喝咖啡会变得像喝茶一样平常。
金牛角王中西餐厅,是景建华事业的起点。“在长沙,当时只有这家餐厅有正规的咖啡师。”景建华从最普通的职员干起,一干就是13年。
在长沙打拼的前6年,景建华一直没有和家里人联系。“我是赌气自己跑出来的,下定决心要混出点成绩给他们看。”景建华说。他的这个“犟”劲儿,还真和湖南人的“霸蛮”有点像。在金牛角王工作的第六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公司主动替景建华寄出一封家书,老家的父母因此才知晓了儿子的去向。
在金牛角王,景建华一直做到了总监职位。“金牛角王就像一所商学院,我在这里完成了咖啡技艺、餐饮管理等各方面的学习。”他说。自此,景建华在湖湘大地落地生根。
2018年,还是咖啡师的景建华随湖南经贸代表团前往非洲考察,迎来了他事业的转折点。
在非洲乌干达的一个咖啡种植园,景建华看到了一个冲击他灵魂的场景:一个草棚旁,站立一位年轻的母亲,一个穿条纹衫的小孩从茅草棚爬出,探出脑袋张望外面的世界……看到这个画面的一刹那,景建华泪流满面。他不敢相信,自己热爱的咖啡豆原产地,咖啡农的生活竟是如此贫苦。
非洲之行,彻底改变了景建华对咖啡行业的认知。“不去非洲,我就是湖南高桥大市场一个普通的商户,就是一个普通的卖咖啡豆的商人。”他说。从非洲回来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对咖啡行业来说,对一名咖啡师来说,什么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非洲咖啡蕴含“湘潭元素”
在看到非洲当地咖啡农艰苦的生活条件后,一股“帮助3000万咖啡农因为中国咖啡市场的美好而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便默默地在景建华心中扎根成长。与此同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景建华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2021年,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及自贸区背景下,景建华创立了湖南本土咖啡品牌——“小咖主”。
咖啡本是舶来品,景建华用汉字注册咖啡品牌,表达的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我要做一款具有中国味道的咖啡,推动民族咖啡品牌崛起,并让非洲咖啡农的生活因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壮大而美好。”他说。
2022年4月,“小咖主”7店同开,店铺遍及长沙河西大学城和河东重要商圈。之后两年,景建华以长沙为中心,业务辐射华东、华南、华中多地,相继开了数十家咖啡门店。去年3月,“小咖主”完成了1亿元A轮融资,成为杀入连锁咖啡赛道的一匹“黑马”。
景建华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让国人喝上好喝不贵的非洲原生态咖啡。“为了给国人提供一杯原生态的咖啡,我想到了用蜂蜜来替代原来的甜味品。”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就有蜂蜜,很珍贵,是招待尊贵客人最好的食物。
朋友们向景建华推荐了不同地方的蜂蜜,但听说毛主席家乡也产蜂蜜,景建华心中的情怀再次涌动起来,他决定到湘潭走一走、看一看。
景建华来到湘潭县彭老倌养蜂专业合作社考察了养蜂基地,并被“彭老倌”一家三代养蜂的故事深深感动。在考察中,景建华了解到,湘潭县彭老倌养蜂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湘潭第一张蜂蜜生产许可证,建成了湘潭第一个标准化蜂蜜加工厂,同时完成了出口蜂蜜养殖基地备案审核,优质蜂产品已走进香港市场。彭老倌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这些资质最终打动了景建华,决定促成湘潭蜂蜜与非洲咖啡的相遇。
今年5月19日,“世界蜜蜂日”前一天,在湘潭供销部门的见证下,湘潭市蜂业协会与湖南小咖主咖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当天,在湘潭东方红广场,景建华为湘潭朋友带来了独特的“湘潭蜂蜜+非洲咖啡”饮品。这款新饮品,让咖啡有了新喝法,让蜂蜜有了新口味。截至目前,“小咖主”已帮助湘潭蜂农销售蜂蜜2吨左右。
“湘潭这座城市,是我人生的灯塔,是伟人的情怀和精神一直激励我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景建华看来,毛主席让人民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他在“小咖主”咖啡里添上甜蜜的“湘潭元素”,也算某种意义上的致敬。
“‘小咖主’选择与湘潭蜜合作,将助推湘潭本土蜂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助推湘潭蜂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湘潭市蜂业协会会长彭艳介绍,2023年,湘潭蜂业直接产值3.8亿元,今年预计可达5亿元。
中非合作谱写兴农新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非洲咖啡产地直销,让我们的成本减少30%。”景建华说。据介绍,湖南高桥大市场打通了原料直采、产品研发、产品孵化展示销售全产业链,非洲各国精品咖啡豆在这里应有尽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对外往来日益密切,中外人士在这里共同书写下“一带一路”的“湘”遇故事,而非洲咖啡与湘潭蜂蜜的甜蜜“湘”遇,就是其中美好的邂逅之一。
目前,“小咖主”已发布多款蜂蜜咖啡新品,如蜂巢拿铁、蜂蜜芝士拿铁、麦芽糖蜂蜜拿铁、山茶花蜂蜜拿铁。“随着蜂蜜咖啡越来越被市场接受,湘潭蜂蜜的销售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其产量也是远远不够的。”景建华简单算了一笔账,一家门店平均每天卖200杯咖啡,每杯咖啡添加30克蜂蜜,一天就需蜂蜜6公斤,一个月180公斤,一年可用到2吨左右,价值在20万元以上。
景建华介绍,“小咖主”目前在全国已有50多家门店,并计划开店100家,这将带动蜂蜜销售2000万元以上。“如果整个咖啡行业都用上蜂蜜,那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蜂产品销售将打开一个全新领域,蜂产业将迎来一次跨越式发展。”他说。
“用蜂蜜代替糖,不仅为咖啡提供了新口感,也对健康有益处。”景建华认为,咖啡里加蜂蜜的创新思路,有助于把蜂蜜推向“大食物观”的视野,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蜂蜜将迎来一片新的消费天地。
“小咖主”,这个中非经贸合作的“混血儿”,不仅能够帮助湘潭蜂农增收,还能促进中非经贸合作,传递着中非人民共筑“甜蜜事业”的好声音,将为中非贸易和乡村振兴注入汩汩动力。
作者:王希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