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不断深化“一村一警”“一企一警”“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做实做细农村警务工作,构建起“警务触角延伸、服务源头保障、矛盾一线化解”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助推平安乡村建设。
“一村一网格”延伸触角
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
黔西南公安立足实际,在社区村居建立起“网格有呼、民警有应”“民警有呼、网格有应”的双向响应工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管理等基层治理“老大难”问题,实现双向业务融合共治。
安龙县公安局栖凤派出所建立运行警务网格与社会服务网格相互补位、相互促进机制,将栖凤社区警务室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连通,把26个“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与8个警务网格深度融合,每个网格固化1名社区民警与2名社区工作者。
当网格员在巡查时遇到安全隐患、社会治安等涉及公安职责的网格事件,会第一时间报告社区民警进行处置,社区民警“吹哨”,网格力量也会迅速“响应”。
近日,栖凤社区第四网格网格员何玉华在鸿福小区走访时得知,业主余某因不满物业工作,故意拖缴物业费,与物业产生纠纷,随后何玉华将情况反馈给网格民警。
接到线索后,网格民警当即组织街道办、司法所、社区干部等在栖凤社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室对该纠纷进行调解。经过2个小时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余某现场支付拖缴的物业费。
爆水管、消防栓坏了、邻里纠纷……在社区里的大小问题,许多居民都会向网格员反映,网格员通过上传下达、协调处理,成功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将网格打造为服务群众的第一个窗口、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邻里互助的第一个平台。”栖凤派出所所长罗杰介绍,通过警网“联手”,强化网格治理队伍,利用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与网格员对片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民情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处、便民服务等工作,不断延伸警务触角,助力社区村居平安。
“一村一警” 助民和谐
西陇村是普安县公安局九峰派出所辖区最远的村子,从派出所出发需要近40分钟的车程。
沿着蜿蜒小路盘旋而上,就到了西陇村。村子坐落在虎跳峡的群山中,斧凿形状的山峰直入云层,陡峻高深的河谷中,水汽会沿着山脊爬升,滋润出成片的松林与白杨。
村远路陡,派出所如何护航群众安全?
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黔西南公安把警务创新与本土化乡村治理紧密结合,积极推进“一村一警”协助社区民警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大大提高了村居矛盾纠纷的排查率、化解率,助推乡村和谐。
西陇村下辖873户,3610人,是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地。张帅是西陇村的驻村辅警,常驻西陇村警务室,对村里的情况很是熟悉。
“我们每周下沉到村里工作不少于3天。”张帅介绍,每次下沉都与社区民警一起,重点开展治安防范、化解矛盾、群众服务、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
西陇村养猪冲组群众都是少数民族,在劳作后喜欢三五聚集,喝酒解疲,因醉酒而发生打架斗殴、矛盾拉扯的事情时有发生。
村里有个出了名的“酒壶”胡某。胡某家境困难,经常酗酒,每天酒后就四处游荡,到哪睡哪,醉酒后还多次与人打架,时常凌晨2、3点钟打电话报警,村干部多次开导,他也无动于衷。
“他在跟我交谈时,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后悔和担忧。”包村民警与张帅深知胡某家的实际情况,多次到村中走访,沉下心来去做胡某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最终胡某戒掉了酒瘾,与家人一起外出务工。
协助民警访民情、察民意、普法律,驻村辅警成了村里的警务信息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为民办事服务员,他们“多元”的身份,融进了村民生活点点滴滴,共同架设警民“连心桥”,实现了警务效能最大化,增强了村居和谐。
“一企一警”护企发展
在普安县城东部,距县城14公里处的江西坡镇是黔西南州有名的“茶”产业区,辖区茶园种植面积7.7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县的40%,有茶企200余家,可以说茶产业及其产业链覆盖家家户户。
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都是茶叶交易的高峰期,各村组都有交易点,茶源街道集市沿路也摆满了成品茶,一路上人多、车多,除了增设警力加强巡逻、疏导交通外,江西坡派出所还联合市监等部门将街道的休闲广场设为早茶交易场所,并按茶叶品种类别贴心制作了交易指示牌,给茶农和茶商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今年年初,茶商王先生在收购早茶时,通过微信扫码重复支付了一笔费用给茶农,直到下午对账时才发现。由于联系不上茶农,王先生只好报警求助。派出所民警很快找到了茶农罗大爷,罗大爷也将多收的钱款退还。
周到服务茶商茶农茶企,助力促进茶叶销售。派出所针对企业推出的“一对一”联系服务,社区民警、辅警依据职责,主动加强对企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指导监督和日常联系,开展联勤巡逻,通过加强巡逻防控、隐患风险排查、矛盾纠纷摸排调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等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咱们产的茶叶品质高,人家愿意来买茶,我们的服务也得跟上呀。”胡雷笑着说,派出所要当好经济发展的“护航员”、茶农的“宣传员”、茶商的“服务员”、茶企的“安全员”,实现辖区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赵佳玲 万承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