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山东滨州:小蚂蚱“蹦”出好“钱”景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贾海宁 宋其波
  • 2024-06-26 21:00:49

盛夏6月,走进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丰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蚂蚱养殖大棚。棚内,密密麻麻的蚂蚱四处飞舞,忙着觅食,养殖员正给蚂蚱大棚通风、喷水。“这是东亚飞蝗,纯绿色生态养殖,成本低,好管理,市场前景看好。”丰民村党支部书记闫福新看着大棚里的蚂蚱,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蚂蚱一年可以养殖三批,村民的经济收入可观。”

当下,一场小蚂蚱的养殖革命正在富源街道丰民村悄然上演。这个曾经因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薄弱、土地贫瘠而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如今却因蚂蚱养殖而焕发出好“钱”景。“我们村里以前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晚上出门都是摸黑。”村民李大爷回忆道。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村庄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2020年,市检察院派驻的“第一书记”宋朋来到了丰民村。他深入调研,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为村庄发展把脉开方。经过多次考察,他们最终选择了蚂蚱养殖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我们认为蚂蚱养殖经济效益好,有一定的市场前景,而且非常适合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宋朋说。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宋朋带领村“两委”班子,引进资金和技术,建立了蚂蚱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

“我们这个养殖项目,给村里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就业机会,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也有了经济收入。”闫福新介绍说。目前,村里正在开展试点养殖,三个实验棚的年产量将达四千斤,村集体增收2.5万元。

蚂蚱养殖上取得的突破,村庄发展新活力日益显现。新修的公路、自来水改造、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原来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现在路修好了,孩子们上学我们也放心了。”村民刘云义感慨地说。可观的经济收益,让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他们有的在大棚里照料蚂蚱,有的在田间种植蔬菜,有的在建设新的养殖设施。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希望和期待。“以前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有了产业,我们不用外出也能在家门口挣钱了。”村民张海超高兴地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丰民村在蚂蚱养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计划投资300万元建设规模养殖基地,预计年产值270-360万元。同时,村里还计划进行蚂蚱深加工,研发即食油炸蚂蚱、蚂蚱酱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丰民村的村庄规划图上,详细标注着未来的产业发展蓝图,除了蚂蚱养殖,还规划出发展果蔬种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只小蚂蚱‘蹦’出好‘钱’景。”富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说。

作者:贾海宁 宋其波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