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这不只是一个村庄的奔跑
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长治站侧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吴晋斌
  • 2024-07-02 08:07:18

6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29名农民运动员和跑步爱好者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上村镇小南村出发,沿着魅力长治秀美漳泽的乡间环湖跑道,打开了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村跑)的第二站长治跑。

“当全国的目光聚焦在小南村时,我们就已经赢了,这标志着‘漳泽湖畔·悠然小南’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有了高起点的引流新IP。”小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旭东说。

“小米加步枪”,喝的就是沁州黄;“树上的果汁”,说的就是玉露香;“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汾阳汾酒……山西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孙京民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表示,山西不仅要借助村跑等乡村赛事,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跑起来、跳起来,还要借助文娱活动搭建的平台将土特产晒出去、卖出去,让农民群众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小村庄接棒大赛事

长治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全国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天然沼泽湿地之一,具有华北地区湖泊、河流湿地的典型特点,160多种鸟类和500多种植物成为魅力长治的一道别样风景线。

位于湖畔的屯留区上村镇小南村立足这一独有的资源禀赋,告别脱贫攻坚,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将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容村貌与产业发展、富裕农民结合起来,续写出了一个村庄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屯留区是长治市的农业大县(区),素有上党米粮川之称,还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抗大一分校旧址位于渔泽镇岗上村,该区的老爷山等地还是解放战争上党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建设了‘太行风光’等高端民宿核心区,通过滨湖生态活力廊道和小南风貌体验廊道衔接了文旅康养度假区、北京长治对口合作成果展示区、全省高端民宿示范区,打造了省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精品示范村。”小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旭东说。

据介绍,该村采取政府、村集体、社会资本、农户等共建共享的方式,明确联农带农收益分配机制,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该村完成改造民宿7个,改建小南村会客厅1处,农机院1处,正在改造12处,工程全部建成后,全村户均可增收2万元,还可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可达1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今年预计可突破100万元。

脱贫攻坚为广大农民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等需求之后,如何高质量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面临的课题。后来,来自基层探索的村BA、村超、村跑、农民广场舞等上升为农业农村系统乡村文化振兴活动,成为新时代农村生活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新实践、新探索。

“村在湖畔,景在村里,人在画中。通过低门槛的全国性赛事村跑的植入,展现乡村新形象新活力,创新乡村生活健康新方式,导入乡村旅游休闲新流量,为小村庄赋能大发展动力,是我们承接这次赛事的初衷。”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红亮说。

小村跑燃动大活力

伴着《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编钟演奏,平顺县北社乡的八音会、潞安大鼓《妙言小吃》、屯留道情等一个个扎根于上党大地上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文艺节目成为村跑的啦啦队,与跑道两侧展示的上党土特产一起,使得当地市民和外省游客流连忘返。

“这个比赶庙会还得劲,有吃的,有看的,有玩的,高端洋气档次高。”来自小南村邻村的农民李枫林说。这位祖上从河南逃荒移民来的农民,已经成为道地的屯留人,自称日子过得“非常凑合”。

“这里的风景好,夏天的气候比我们那里凉爽,孩子也放假了,我们准备多在这里玩几天,体验一下太行山以西的农家风情和秀丽风景。”来自河北省邯郸市的刘宏阳获得了“三农”情怀组第一名,赛前,妻子和孩子也一同来到长治为刘宏阳加油助威,他的妻子对老公获得一只太行黑山羊的奖励感到很欣喜。

“为看比赛而来,被美景所迷,以后得多到这些美丽乡村走走看看。”长治市市民王婉云说。

“下一步,让跑进来的人留下来,成为我们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继续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利用这次赛事赋能不断创新营销方式,不断丰富微度假旅游等农文旅新产品,努力实现让市民、游客经常来。”王旭东说。

“所以,村跑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跑出的不仅仅是一次市民引进来产品流出去,还能跑出屯留区发展高效都市农业的新动能和加速度。”屯留区委书记牛海江说。

“正值建党103周年之际,我们在太行革命老区呈现一场全国性农村主场、农民主角的和美乡村健康跑,对于传承红色基因、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和展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形象、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意义非凡。”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软斌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