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家乡越来越美丽,既然我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那么带领乡亲们共同踏上致富路也是我应该做的。”常年在外务工的罗开云选择回到他的家乡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南华村委会鱼塘河村,投身种植行业,带领全村人共同发展,不仅教会了他们致富技术,精神面貌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鱼塘河村选举的时候,罗开云得到了一致的肯定,连续15年当选为该村的村委会主任。
当年,鱼塘河村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地虽然多,但是村民的种植技术普遍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种植产业。在外打拼了多年的罗开云看到家乡的情况后,2000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发展。
“家乡的生态环境很好,气候适宜,还有连片的土地,但村里缺少农业技术,我本身就是学植保专业的,能学有所长更能发挥我的价值。”信心坚定的罗开云说干就干,自2007年开始带头培育烟苗、种植烤烟,从最开始的3个育苗棚发展到16个大棚,目前罗开云家的育苗棚可供1700多亩的烤烟面积。
在罗开云的带动下,周边几户村民也开始种植烤烟,罗开云则帮他们对接烟用物资、烟苗供应,同时无偿地提供技术支援,到烤烟移栽、中耕管理、封顶打杈、烟叶烘烤等关键节点还会亲自下田进行指导,到烟叶交售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帮助村民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脱贫致富,首先要消除等靠要思想,同时开拓致富思路。罗开云通过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让他明白如何才能带领村子里的人脱贫致富。
如何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罗开云有专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他会给每一位来向他咨询种植技术的村民讲述他自己如何从一个普通务工人做到当前种植行业佼佼者的经历,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鼓励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每当到了烤烟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罗老村长总是会协助烟站技术员培训烤烟种植方面的专业知识,每次都会有几十人前来参加培训。大家来参加培训非常积极,也学到了很多技术,这就是他们致富的本钱。”鱼塘河村村民赵荣高说。
罗开云协助烟站人员组织技术培训。汤永玉 摄
“我从罗老村长的身上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所以很愿意留在家乡学习种植技术。以前因为家里缺少土地,自己也没有技术,只能靠打临时工维持生活。现在的我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改善了生活条件,还学习到不少种植方面的技术,家里的房子也已经盖好了,住上了新房子。”村民赵琼玉说。
学习技术,发展产业,主动谋发展,鱼塘河村的村民纷纷有样学样,现在大家见面聊的话题是谁赚得更多,村庄也变得干净整洁。“我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跟着我共同致富。”谈到发展,罗开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乡亲们,他的初心不曾动摇。
罗开云利用自身经验技术反哺家乡的例子只是在致富路上“志智并扶”的缩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鱼塘河村在这些人的带领下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
作者:汤永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