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元阳县:梯田养鸭 40天收入3.5万元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郜晋亮 陈晓芬等
  • 2024-07-04 22:43:01

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的哈尼梯田里,一群群鸭子欢快地游弋,它们的鸣叫声与梯田的潺潺流水交织成一首生动的田园牧歌,展现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多元化的经济增收途径。

新街镇创新性地将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作为深化梯田保护利用、促进基层党建与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通过发展梯田肉鸭养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户多业”的综合效益,不仅保护了梯田,还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今年5月,新街镇向首批16户家庭投放了5000只优质鸭苗。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公司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合作社的组织协调作用,以及养殖户的勤劳智慧,推动了梯田种植与肉鸭养殖的协同发展。据介绍,相比于传统的种植业,肉鸭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特点。经过短短40天的精心饲养,首批肉鸭已顺利出栏,为农户带来了总计3.5万余元的可观收益。

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副主任李宏深有感触地说:“面对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的现状,如何激发老一辈群体的活力,实现增收致富,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梯田肉鸭养殖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可,还通过村集体资金的扶持,进一步激发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村民白女士便是这一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她利用自家梯田资源,在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成功养殖了500只肉鸭。如今,随着这批肉鸭的顺利回收,她不仅实现了增收,还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养鸭的同时,梯田的农活也没落下,真是两全其美。现在销路不愁,公司还上门收购,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到800只,预计每月能多赚4800元左右。”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环保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梯田肉鸭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养殖方式,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负责人朱先生表示:“梯田的优越生态环境为肉鸭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计划下一批投放2万羽鸭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新街镇的梯田肉鸭养殖项目,不仅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更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陈晓芬 徐丽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