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大光科技”搭建“六网”助农增收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于险峰
  • 2024-07-04 22:43:19

​“原来一亩香瓜产量最多6000斤,我从2021年开始使用大光科技的肥料与技术,亩产达1万多斤,一亩地毛收入2万元。”辽宁省辽阳县甜水乡王家村村民田树月刚开始是试用,今年全部使用大光科技的产品与技术,达到增产又增收。

姜大光是沈阳大光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从事农业科技推广近30年,被誉为农民身边的“土专家”。近年来更是充分发挥“土专家”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和推广优势,根植基层,通过为农民搭建“六网”播撒科技种子,积极广泛引导绿色种植,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帮助农民实现科技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技术推广网——把农技知识送到农民“心坎上”。姜大光采用30多种推广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包括农业110、培训会、观摩会、快手直播、游学等多渠道传递农业技术。每年召开培训会100余场次,直接听课人数达万余人。此外还应用新媒体技术,推出快手直播讲农技,粉丝数达10万余人。姜大光一直用最朴实的语言传播农民最需要的科普知识,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了很多农业生产中的难题,使上万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深受百姓欢迎。

物资技术配套网——打造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姜大光先后与国内外64家优秀企业合作,引进高利用率肥料增加农作物的产量。2021年3月25日,他与挪威雅苒在上海正式签约,成为雅苒中国辽宁战略伙伴。与国内武汉科诺、广州慕恩生物、江西新龙三大生物制剂企业合作,引进高效低毒生物制剂,引导辽宁农民生产绿色农产品。同时还引进杭州小太阳公司的杀菌固钙补光灯,采用物理方法,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助推乡村农业振兴过程中,姜大光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三维手段,为农民编织物资技术配套网。

农产品销售网——让农产品挂上“金字招牌”。姜大光表示:“我要做农产品的代言人。通过我,农民的农产品会更好卖。”之后,他自费认证了2个绿色产品和9个无公害产品。2008年以姜大光名字注册的商标获得辽宁省著名商标,品牌引领市场,吸引首农集团、地利生鲜集团、广州成远农业贸易有限公司和广州果鲜达农业贸易有限公司的关注与合作,推动大光品牌农产品由过去分散销售向集团上市转变,让农产品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实现“品牌强农”。

农民互帮互助网——打造农技服务新范式。让受益的农民成为了先进技术的推广者,这是姜大光农业推广的一个创新。按照作物品种分为18个互助协会,由会长指导农户统一标准化生产、包装、标识,会员多达4000余人,农民帮助农民这一创新举措,解决了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问题,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薄弱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服务队伍,让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永不消失的“电波”。

惠农金融服务网——共建惠农金融新模式。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想用更好的农产品或扩大生产规模等急需资金的情况,姜大光也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途径。2020年5月4日,经过省、市农行层层考察调研,大光科技与中国农业银行沈阳分行辽中支行正式签约合作,推出“大光惠农贷”。这是中国农业银行特以“大光技术”为担保的一款手续简、利率低的贷款项目,随借随还,5万以内免担保,最高可贷30万。

乡村振兴健康网——贡献惠农助农力量。沈阳市供销合作社携手大光科技启动“供销惠农,双减双增”科普惠农项目,旨在通过大光科技全程技术扶持,实现农产品减肥减药、增产增收,保障土壤健康和植物健康。大光科技完成《供销惠农成果汇编初期成果》和《供销惠农成果汇编中期成果》,“讲农民最实用的技术,做农民最喜爱的人”成了姜大光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