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加村上举办的‘准丈母娘’座谈会,让我认识到了高彩礼的危害,也彻底转变了我这落后思想,现在女儿女婿都很孝敬,如果按照起初的决定,真不知现在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女婿。”今年以来,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马泉乡马家门村,村民张俊香总会动员周围的邻居们参加“准丈母娘”座谈会。
原来,2022年10月,张俊香闺女和女婿经过多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根据村里的“行情”,张俊香夫妇商量了一下,感觉“彩礼少了自己脸上没光彩”,打算向女婿和亲家收取8万元彩礼,但这却让女儿女婿感到十分为难。
张俊香女儿女婿的“烦心事”,也成了村妇联主任谭花芳的“心头事”,在听到张俊香闺女要出嫁的消息后,谭花芳主动上门找到了张俊香,给张俊香两口子讲政策、讲故事、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同时,积极动员他们参加村上组织的“准丈母娘”座谈会。
“刚开始动员参加‘准丈母娘’座谈会,还是有点不太愿意,但是抹不开谭花芳主任反复劝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想着过去随便听一听。”说起“准丈母娘”座谈会,张俊香刚开始也对这个“新事物”半信半疑。
为开好这次座谈会,村上专门组织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村干部还动员部分“准丈母娘”参加了座谈,通过讲解政策、讲道理,组织开展“高价彩礼为哪般”等主题讨论,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将自己的顾虑全都说出来,并一一进行解答讨论,进一步打消了“准丈母娘”“放不下面子”“害怕身边的人做比较”等顾虑,也解开了张俊香扎根在内心深处的“心结”。
“准丈母娘”座谈会后,张俊香终于认识到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丢失了为闺女谋幸福生活的“里子”,只有闺女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两口子最惦记的事。最终张俊香将彩礼作为陪嫁返还给了两位新人。
群众有困难,基层有办法。“起初,我们入户宣传治理高额彩礼政策时,总感觉群众不理不睬,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是收效甚微,大家就集思广益找问题、找症结。”谈到如何有效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漳县马泉乡党委书记杨俊昌说,“后来,我发现农村彩礼的高低大多掌握在‘丈母娘’口中,抓住了这一关键,我们就针对性地找解决办法,尝试着召开‘丈母娘’座谈会,从这一小切口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工作,可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我们乡已经基本没有5万元以上的彩礼了。”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