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盛可以2024新书分享会举办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陈艺娇
  • 2024-07-19 22:05:14

7月13日,作家盛可以携2024新书中短篇小说集《建筑伦理学》、散文集《别人家的西瓜更甜》在北京DT51跟读者朋友们见面,围绕“文学建筑中的现实伦理”的主题,与参会嘉宾分享创作心得体会。出席本次分享会的嘉宾有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岳雯、著名建筑设计师刘晓都,以及两本新书的作者盛可以。

分享会现场。

邱华栋表示,《建筑伦理学》通过一位女作家回乡为母亲盖房子,折射出了中国人整个乡村伦理学意义上的各种关系,巧妙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引发人对中国式亲戚、中国式亲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的思考,这是直击今天变动时代里中国传统人文的核心。

颜慧从作家出版社的角度表达了对盛可以的感谢。“我是分了好多次才读下来的,因为代入感太强了。中国式的关系里很多都是这种问题,我们想彼此去关心和介入得太多太深,可能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关系上的问题。盛可以这本书之所以让我几次放下,恰恰说明她写得非常深入,敢直面这些矛盾,会让你觉得这个东西可能是家家户户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关系,我们如何去看待,如何去处理?颜慧认为这部书能给读者特别多的启示,尤其是对于“边界感”的关注和思考。

作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刘晓都同样注意到,《建筑伦理学》所有的章节小题目都是按照建筑的专业术语和顺序来设计的,这会给小说添加一种陌生性和新奇感。“作品的立意和涉及的很多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作者是通过建筑、盖房谈了另外一件事情——伦理,人和人的关系才是作品的重点与核心,这是我读这部作品觉得好玩的地方。”

岳雯认为《建筑伦理学》是一本很有力量的书,源于作者一以贯之地对于女性生存处境和女性状态的密切关注和犀利的洞察。“建筑”其实是一个锚点,作者通过它把有着多重质感的关系逐次打开。读《建筑伦理学》时一种强烈的生活感扑面而来,对于生活的本真面目,置身其中的我们很难去认识,往往是通过优秀的作品得以了解生活的样子。书做得非常好,封面有一句话“沉重的生活未必值得感谢,但它依然被人赤诚地热爱”,这就是中国式关系、中国式生活的来源。

盛可以坦言,《建筑伦理学》里特别关注的就是当下女性处境的问题,女性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寸土地可以立足?“建筑和瓦解这对矛盾是我写这个作品的关键词,随着建筑的生长、亲情的瓦解,这里面的确有很多刚才老师们谈到的亲情的东西,缠绕的东西或者痛苦纠缠的东西,它是土里生长的,也是灵魂深处生长的东西。”盛可以说。

《别人家的西瓜更甜》会让人自然联想到小时候常有的体验“别人家的饭更好吃”,富有童趣,也对应了法语版《偷来的西瓜是甜的》,内容上却有添加和修改。李健在分享推荐时说,我们作为同时代人,虽然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却能通过书中描绘和讲述的东西找到相似的童年记忆,产生共鸣。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艺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