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绍兴市召开乡村产业发展大会,集中签约了一批重大农业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3.5亿元。会上,该市还宣布启动“一行一链”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将由一家银行重点支持一条农业全产业链。由此,绍兴升级“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的“四梁八柱”清晰可见。
绍兴是浙江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传统农业大市。茶产业最为典型,全市有60多万亩茶园,综合产值超过152亿元,系世界最大的珠茶加工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龙井茶原产区和重要的绿茶产销基地。此外,当地稻米、香榧、黄酒、珍珠等产业,同样可圈可点。
在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吕田看来,过去,市里一直也在力推农业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到了一定阶段,更需要聚焦优势资源,突出重点谋划,强化项目建设,变零敲碎打为集群成链,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
对此,绍兴明晰了“3+7+X”的整体布局:所谓“3”,即茶叶、香榧、黄酒3条标志性全产业链,由市级统筹推进;“7”则指越城的“绍三味”、上虞的“四季仙果”、诸暨的珍珠、嵊州的小笼包、新昌的炒年糕等7条县级精品型全产业链,由下辖各县(市、区)重点打造;除了这十链作支撑,同时兼顾其他“小而美”特色产业,此谓“X”。
那么,抓住哪些环节予以强链补链?绍兴先抓平台建设。前不久,越城区富盛镇成功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至此,该“国家级平台”中,绍兴全市共有3个席位,另外还有9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园区方面,除了主城区越城,在绍兴,已建成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区、县(市)全覆盖。
有了这些平台,项目示范牵引具备用武之地。今年,绍兴推进74个农业农村投资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0亿元,未来两年还将实施106个涉农项目,“平台+项目”为主体培育奠定扎实基础。聚焦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绍兴鼓励其深化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对投资额超过400万元的整体建设项目,按实际投资额一半予以补助。
吕田介绍,此举意在培育各条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以此来带动上下游的效益、信心,以及市场影响力。以黄酒为例,借助鉴湖水系黄酒产业带,绍兴串联越城、柯桥、上虞三大黄酒酿造核心区,再联动市域多个糯稻种植区进行紧密联结,力争黄酒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还有茶产业,在全量采摘春茶的基础上,该市鼓励企业科学利用夏秋茶,开拓新产品,跃入新茶饮蓝海,以带动茶农增收。
品牌矩阵的打造,是绍兴“土特产”全要素集聚、全链式掘金的关键之举。这方面,市级层面有覆盖全品类、全区域、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会稽山珍”“鉴湖河鲜”,有单产业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越茗”“会稽红”,县级则有各具特色的“新昌优选”“西施珍品”“嵊情家味”等品牌。对此,绍兴并非追求品牌数量越多越好,而是予以统筹整合,厘清基础款后,连推新款、寻求爆款,从市场端来反向助推产业稳健发展。
接下来,绍兴将通过夯实用地供给、优化金融服务、提升品牌价值等具体措施,树立“土特产”全产业链标杆。根据计划,全市将重点打造3条以上百亿级,以及15条以上单链产值超过10亿元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到2030年,争取七类“国字头”高能级农业平台、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实现大幅增加,届时,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7.5万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