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五郎溪村:富美并进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张丽君
  • 2024-07-22 22:08:03

走进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三道坑镇五郎溪村的周家院子,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侗族民居,青瓦木房,飞檐翘角,古朴大方,家家户户见庭院,目光所及皆为净,各种花卉绿植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一幅家和、院净、物美的庭院美景尽收眼底,这是五郎溪村“美丽庭院”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五郎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治理美村”发展目标,聚焦乡村振兴既“塑形”又“铸魂”两条主线任务,做实产业,提质环境,狠抓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为群众幸福加码。

提质人居环境,让乡村“美”起来

村庄环境更美了,乡风民风更好了,如今的五郎溪村,不仅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也与日俱增,这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也得益于文明村镇创建的东风,乡村换“颜”增“质”,村民喜笑颜开。

五郎溪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八整洁”和“五治”为有力抓手,坚持村貌美与村民美并进,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实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保洁长效机制。同时结合季度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开展卫生清洁户评比,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家家户户争创生态环境“星”和文明风尚“星”。

“我们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并与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挂钩,村民的卫生清洁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垃圾乱堆乱放、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乡村‘颜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五郎溪村党支部书记田昌英介绍说。

厚植文化底蕴,让乡村“活”起来

“别看我今年86了,打起闹年锣来我可年轻了,村里逢年过节接待客人我们都会打上一通锣鼓”五郎村银龄锣鼓队队长谭长生自豪地介绍道。在村里的支持鼓励下,锣鼓队重组编排,新老搭配,焕发活力,主要为村里举办的节日庆典、团队接待等活动助兴表演,提供志愿服务。

五郎溪村民俗文化样式多、跨度大,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如何挖掘、保护、传承乡村原生态文化,实现文化价值转换变现是五郎溪村一直反复思考的问题。

为厚植文化底蕴,让乡村“活”起来,五郎溪村先后挖掘盘活一批极具五郎溪特色文化遗存和传统技艺的文化元素,如挖掘福、禄、寿、喜、财“五福”古井,编撰“五郎文化”和“侗苗融合”的民间故事,西晃山、老寨界、百瀑潭等主要景点植入“五郎文化”,扎实做好民俗文化“存量”“增量”“流量”工作,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品牌。

聚焦产业发展,让乡村“富”起来

五郎溪村结合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量村打造了以村部为中心、村主干道为界的“南养、北种、中加工”产业发展新的“路线图”,明晰了发展方向,找准了发展路径,致力于把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图景。

在“路线图”的谋划推动下,新的产业种类、产业布局、产业规模有了新的收益。2023年,以生态养牛、养猪为主的“南养殖”业村民收入达385万元;以金银花、黄精为主的“北种植”业逐渐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了2830亩,村民年收入将近230万元;而以“中心加工”为主的振兴车间则带动村民就业72人,工人工资逐年上涨,每月工资可达2500—5000元不等,“路线图”效应日益凸显。

为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真正做到发展“红利”村民普惠,五郎溪村从2018年开始连续5年为村民补贴医保,2023年全村医保补贴达到了43余万元。同时,村里抓住芷铜高速开通的历史机遇,立足生态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民宿产业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森林露营、登高步道、休闲农庄等一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7月底投入市场试运营。

作者:张丽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