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观点 详情

整治“订单农业” 诈骗“谨防”是关键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殷选择
  • 2024-07-25 18:30:46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布2023年11月以来开展“订单农业”骗局坑农专项整治行动成果,5件典型案件均以“订单农业”为名,实施了“高价回收”合同诈骗、销售劣质肥料、销售伪劣种子等违法犯罪。

国家三部门立足“严打”并取得显著成效,值得点赞。但是,由于相关骗局不断翻新、违法行为日趋隐蔽,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有滋生空间,严厉打击整治毕竟是“事后一步”,更应立足于“谨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防患于未然。

​为此,持续深入广泛宣传防范以“订单农业”等坑农害农骗局以及电信网络诈骗,既是源头防控抓手,又是根本保障前提,必须摆在突出位置并纳入重要工程长期抓、抓长效。

首先,各级相关部门要联动村组,强化识骗防骗知识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入脑入心。通过入户走访到位、乡村“喇叭”播放、警示标语亮出来、村组微信勤转发、村民大会开起来等方法,让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不要轻信网络平台和电话销售及“一本万利”的承诺。

其次,要进一步畅通答疑解惑的咨询渠道和求助通道,向农村群众广而告之。如: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三秋”生产问题受理、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畜牧业产销秩序问题、水产品产销秩序问题受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服务、“大棚房”问题等热线电话及监督举报电话;110报警电话、96110全国反诈防诈统一预警热线。以便农民朋友遇到可疑情况,能通过这些正规渠道咨询、求证或获得指导意见,以防受骗。

总而言之,通过宣传增强广大农民朋友识骗防骗能力,避免上当受骗,将有助于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治理水平,意义重大,当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作者:殷选择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