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重庆梁平:一根秸秆能走多远?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邓俐 邓佳星等
  • 2024-08-03 19:34:48

“盼了好多年的秸秆卖成钱,今天终于实现。”8月2日,重庆市梁平区袁驿镇响滩村1组村民齐文琼拿着稻草收购合同高兴得合不拢嘴。

齐文琼是水稻种植大户,种了140多亩地,以前,每到秋收时节,稻草就成了丰收的“烦恼”。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水稻还未收获,稻草就有了订单,一家公司上门预订了她家所有的稻草。

“1块钱1公斤,每亩水稻至少有250公斤稻草,算下来能增收3万多,这下‘草垛垛’就成了‘香饽饽’。”齐文琼一边算着账一边感叹,以前水稻收获后稻草怎么处理一直是困扰她的难题,特别是秸秆禁止焚烧后,把稻草从田里搬出来人工费都要上万,不搬出来直接粉碎还田,但往往在下茬作物种植时没有完全腐烂,影响耕作。

农作物的价值,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近年来,秸秆可以变废为宝已被大家熟知,但秸秆怎么用,老百姓手里的秸秆卖给谁,农户和秸秆加工企业如何建立联系一直是个难题。

一位名叫邓华滨的经纪人,破解了这道难题。邓华滨本来是看好川渝中药材市场,主营中药材、蔬菜等烘干业务,但他过来之后发现在秸秆利用方面同样大有可为,就兼职干起了秸秆经纪人。

“秸秆浑身都是宝,综合利用效益好,我有销售渠道,现在又有了货源,这个事情当然做得。”邓华滨表示,农户手里的秸秆有了出路,加工企业有了优质原料,自己的公司也能得到发展,这是多方共赢的事情。

一根秸秆,能走多远?在秸秆经纪人邓华滨的牵线搭桥下,它将从梁平走出,奔赴贵州,再由企业加工成草绳、草帘、工艺品等销往全国各地。

水稻种植大户齐文琼的稻草合同,是邓华滨今年签下的第一份稻草收购合同,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围观,纷纷表示自家的稻草今年也要打理出来卖成钱。

在解决供需端的问题之后,秸秆的乱抛、乱烧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些曾经因为无用又难以处理而被农户丢弃、焚烧的庄稼“下脚料”,一下从让政府和群众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成为致富增收的“草里金”。

要注意的是,秸秆回收是有标准的。齐文琼告诉记者,此次回收的稻草标准,要求干草长度80厘米以上,顺草、全干、无草青、外观无泥土、无腐烂。袁驿镇及周边回收分为上门收购0.7元/公斤,运送至公司仓库1元/公斤。梁平区内其他乡镇则可统一收集存放,超过10吨,公司前往运走,价格1元/公斤。

“若使用收割机收割水稻,需选择半喂式机器,保留稻草的完整性。”邓华滨特别提醒道。

作者:石楚园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实习生 邓佳星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