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高山村,咖啡与大蒜这两种看似毫无关系的东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将平凡的高山村拉进大众视野,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流。一群年轻人与高山村的故事,在飘着蒜香味的咖啡中缓缓展开。
大蒜与咖啡?一场味蕾的奇妙探险
大蒜,是家家户户常备的调味品,以其独特的辛辣风味挑动着我们的味蕾。而咖啡,作为都市生活的常见伴侣,其香醇的味道成为众多打工人们的选择。
图为“大蒜咖啡”店内。
当辛辣遇上香醇,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搭配,究竟会碰撞出何种滋味?
“大蒜咖啡听起来很奇怪,但喝起来不仅不会有大蒜的辣味,还可以闻到一股蒜香,还挺独特的。”专门来打卡的顾客李女士评价说。当大蒜和咖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们不仅没有产生大家想象中的怪异味道,反而别具一番风味。
原来,大蒜咖啡中的“大蒜”并非是新鲜的蒜片,而是加入经过脱硫工艺提取的大蒜液。大蒜去除硫化物以后,既可以保留原有的独特蒜香,还能够巧妙地去除其可能带来的刺激性味道。咖啡调制好以后,咖啡师还会在表面撒上薄薄一层蒜末作为点缀,这样以后,一杯散发着淡淡蒜香的大蒜咖啡算完成了。
大蒜咖啡这种“奇妙构思”从何而来?这就要提到乡村与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了。
在高山村坐落着一个简约现代风格的院落,独特的木瓦墙,透明的落地窗,引得不少人驻足。这里是榜样青年社区,一个汇聚着热爱乡村生活的年轻人们的社区。他们在这里创业、交朋友,探索着适合自己的新起点。
周周是榜样青年社区的品牌主理人,从事了5年乡村运营工作的她,希望能够把当地文化推广出去。“温江的在地文化就是农业,红七星大蒜又是高山村的代表性农产品,我们受到市面上流传的青椒咖啡、花椒冰淇淋等创意产品的启发,所以决定将大蒜融入咖啡中,打造属于高山村的代表性品牌。”
2023年10月大蒜咖啡馆开业至今,大蒜咖啡已售出近20000杯,接待顾客超过11000人次,青年消费者超过其中七成。目前,大蒜咖啡在榜样青年社区所有营运的项目中,发展态势是最好的。
如今,大蒜从一个调味品迭代成为城市消费里的快销品,“大蒜咖啡”已是高山村的一张靓丽的“名片”,高山村村民对种植大蒜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当地大蒜种植户在原来的种植面积基础上扩大了30%左右,大蒜价格从每斤7元左右涨到了9元。
当青年人邂逅高山村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大蒜咖啡馆所在的榜样青年社区,是由闲置的村委会旧址改造的。2020年,三井村和原高山村合并,为了盘活三井村村委会的闲置土地资源,高山村招引沁承文旅与村集体共同成立榜样青年科技有限公司。
图为榜样青年社区内正在举办派对。
“最开始是书记找到我们,邀请我们到高山村考察,希望在高山村里建一个青年社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周周告诉记者,高山村身处成都农高区腹地,交通便利,加之高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颜泽菊对青年人十分重视,于是周周和团队决定留下来。
据了解,榜样青年社区以“青创空间”为定位,以赋能农产品、推动高山村发展为目的,要求在此创业的年轻人们必须具备个人项目和运营能力。在这里,青年加入“乡创驻留计划”,以新村民的身份参与到高山村的建设中,社区与青年则以“共建、共创、共享”为准则,共同成长。
年轻人创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乡村创业却显得有些“另类”。那为何这些年轻人愿意选择回到乡村创业呢?高山村又是如何得到他们青睐的呢?
热爱乡村是年轻主理人们远离繁华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叶秋是榜样青年社区的第一批主理人,同时也是大蒜咖啡的主理人。过去的叶秋是一位婚纱摄影师,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穿梭于家、工作室与拍摄现场之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似的工作流程。
但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方式,让喜欢自由的叶秋感到束缚,“摄影还是比较复制性的,我不太喜欢三点一线的生活,还是更喜欢走出去。”辞职后,他干起了露营,学习如何做咖啡,走进了乡村。“我觉得乡村更能让人慢下来,沉静下来,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在去年10月接受到主理人周周的邀请后,他毫不犹豫地来到了高山村。
除了喜爱乡村生活,村两委颜泽菊的支持也是年轻人们选择高山村的一大理由。“在和书记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她非常重视年轻人和尊重年轻人,所以这也是我们成立这个社区的重要原因。”周周说,在颜泽菊看来,乡村要想发展的话,就必须有青年人才。这些不断入驻的青年创业者们,给村子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他们还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过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比如教会我们的种子大户和合作社通过小红书销售农产品。”
据了解,高山村集体用700余万元上级补贴资金以及三井村村委旧址入股榜样青年科技有限公司,占股30%。榜样青年社区所产生的收益,将以保底加分红的形式计入村集体经济。在合作的前两年,村集体可获得每年10万元的保底收入,并按照30%的比例将收益进行分红;两年之后,保底收入提升至每年15万元,分红比例提高到35%。这样一来,农产品销路更广了,村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发展的路也更好了。
在这里,大蒜咖啡不再仅仅只是一杯饮品,榜样青年社区也不再只是一座房子,而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
年轻人们的相遇 会擦出什么火花?
为了能够让温江的农产品能走得更远,榜样青年社区推出有着社交属性的“后备箱咖啡”。之后,叶秋将带着后备箱咖啡前往云南大理,让温江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四川。
大蒜咖啡在发展壮大的路上,还带来了一股“新风”,吸引着更多像叶秋一样的年轻人选择返村创业。45名榜样青年社区主理人里,有着“农场专家”王静、“乡村摄影师”难山、“自媒体服装人”安安等人,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却愿意通过一次次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把高山村建设得更加成功。
别看罗天华是个95后的烘焙师,在种菜养鸡方面,他可是一把好手。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罗天华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记忆里的童年是在田野间奔跑,饿了就偷拿一点家门口的香肠腊肉吃。
图为留灯书屋。
怀着对乡村的浓浓眷恋,罗天华来到了高山村,作为榜样青年社区的第二批主理人,并将烘焙技艺带到了这里。除了社区内日常的甜品制作,他还会同其他伙伴完成各种活动的布置。“像婚宴,或者生日会,只要客人需要茶歇台,我就会去做。我们都是相互合作的。”罗天华说。除此之外,他还会和其他主理人一起打理农场,用行动证明“共建”的好处,让年轻人的主理人们明白自己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可以通过合作,实现1+1>2的效果。
除了主理人们之间的碰撞,村民们与青年们也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为榜样青年社区提供大蒜的80后本地种植大户李琴,因四五年前看好农业的发展而回到了高山村。在过去,李琴的大蒜主要作为种蒜供到云南,但每年的价格浮动较大。自从与大蒜咖啡馆合作以后,李琴售卖的大蒜价格稳定了,收益也更可观。当问及与“大蒜咖啡”合作有什么感受时,李琴笑着对我们说:“一开始听说做这个咖啡的时候,还是感觉挺奇怪的,但合作以后感觉蛮好的。忙完一天的活以后,去他们那边放松一下,挺不错的。”
乡村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在高山村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年轻人们可以尽情挥洒他们的热情与创意,携手建设更美好的乡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实习生 李琳晶 李玫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