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绿草如茵,西藏的天空格外蓝。牦牛在山林间吃草,奶牛在牛棚内纳凉。这是位于平均海拔3860米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的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区的景象。
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是江苏省对口支援拉萨的重要民生项目,也是林周县“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位于林周县松盘乡松盘村,分为东区和西区,总投资1.5亿元,是西藏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牧示范园区。“格桑塘”寓意“幸福美丽之处”,如今园区已成为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幸福之地。
据园区负责人索郎平措介绍,该园区西区主功能为奶牛养殖、牦牛育肥及饲草料加工,占地547亩。园区围绕牦牛现代化养殖科学设置目标,将牦牛育肥场短期育肥时间定为50天,通过科学配比精饲料等手段,育肥周期内牦牛日增重750克左右,牦牛养殖周期被缩短至3至4年,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产业兴旺也更好为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提供就业机会。近年来,林周县不断推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吸引人才回乡,实现良性循环,更好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图为强巴热杰(左二)在入户宣讲政策。 受访者供图
“95后”夫妇返乡就业 专业对口收入过万
次旦宗巴和丈夫益西平措就是返乡就业的代表。
每天早上九点半,示范园区内东区的牦牛扩繁场工作人员次旦宗巴开车十分钟左右从宿舍区到达工作区,开始一天的工作:按部就班主持晨会,安排一天的工作,并对饲养员进行一些嘱咐。晨会结束后,对园区进行一次巡视,检验是否有病牛出现,并及时通知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救治。
次旦宗巴今年27岁,是林周县松盘乡人。2021年,次旦宗巴从辽宁省辽阳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林周县工作,进入牦牛扩繁场工作至今。
牦牛扩繁场自2018年11月建成以来,现有总存栏牦牛3780头,牛犊成活率超过90%;饲草饲料投入成本为每日每头牦牛约7.7元。次旦宗巴不久前从行政岗位调到园区内进行园区管理工作。
每天晨会后,次旦宗巴都会穿着工作服,在园区内开着一辆工作车辆驰骋在青山绿草之中,察看牦牛生长情况。
这份工作改变了次旦宗巴的生活。此前,次旦宗巴家庭收入较低,在辽宁辽阳上学期间生活十分节俭。寒暑假期间也没有回到家乡,而是留在辽宁,在沈阳市或辽阳市做兼职小时工,赚取一些零用钱补贴家用。
如今,次旦宗巴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带领全家摆脱了贫困,如今她和丈夫益西平措一起组成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幸福的生活让次旦宗巴非常满足。
“我现在每月工资6000多元,丈夫在园区西区的奶牛场工作,负责奶牛的病害防治,每月工资也有5000多元,我们两个现在的工作就在家附近,而且收入也足以养孩子、照顾老人,公司还提供了免费宿舍,吃住都在公司。和以前比起来,现在真是太幸福了!”次旦宗巴说。
对此,次旦宗巴的丈夫益西平措也非常认同。益西平措今年26岁,在园区内西区的奶牛场工作。根据园区的规定,夫妻双方都在园区工作的,要分在不同的区域内工作,以便于管理。
益西平措是林周县江夏乡人,2019年6月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大专毕业后,也选择回到林周县工作,同年进入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区工作。
“我上学时候的专业和畜牧兽医相关,因此回来在奶牛场也从事的是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每天在小奶牛专属的监测区内巡视,为刚出生的小奶牛进行常规体检。”益西平措告诉记者。
夫妇二人的加入也给公司注入了专业人才力量,为公司发展以及当地特色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考取乡村专干 回馈家乡
“90后”强巴热杰是强嘎乡曲嘎强村人,2019年从成都一所大专学校毕业后,通过拉萨市乡村振兴专干招聘考试考回了村里。目前,强巴热杰担任曲嘎强村兼职副主任。
乡村振兴专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置的一个聘用岗位,为农村招录优秀人才,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村主任解决村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同时组织开展农村治理工作以及农村民生保障工作,帮助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强巴热杰说。
曲嘎强村共有户籍人口161户679人,其中常住户111户562人,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近年来,曲嘎强村大力发展饲草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目前,全村9100亩耕地面积中约有6800亩种植了饲草,占据全县饲草面积的近12%。而在2016年,曲嘎强村的饲草种植面积仅500多亩。
曲嘎强村委会主任琼琼告诉记者,饲草产业经济效益高,每亩毛收入能有1600元左右,群众种植意愿高,因此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还是村民个人收入这几年都实现了较大增长。
强巴热杰大学毕业回到村里后,发挥自己精通汉藏双语、熟悉村情、干事热情高的优势,协助村里刚成立的林周曲嘎强村罗玛仓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全村进行青稞、小麦、燕麦草耙地、播种、打药、收割等全程机械化服务,并积极开发本村荒地。
同时,强巴热杰也积极对外推介曲嘎强村,用一口流利的汉语为前来考察的客人介绍村里的情况,成为连接村内外的一座“桥梁”。
2023年,曲嘎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5.9万元,除去成本净收入58.3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46.1元。
“这两年我们还积极为村民进行分红,提升村民的获得感。2022年初,我们村里每户都领到一辆价值3400元的小刀牌电动车,作为2021年度集体收益分红;2023年,我们为141户村民每户分了一个银碗,总价值达43.6万元。”强巴热杰说。
“内外兼修”培育更多产业人才
无论是次旦宗巴夫妇还是强巴热杰,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助力当地乡村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林周县的人才返乡就业热潮是拉萨市的一个缩影。
据拉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稞产业、牦牛产业、高原奶产业等是拉萨市的乡村特色产业,这些领域亟需大量人才。近年来,拉萨市采取‘内培’和‘外引’的方式培育和吸引产业人才,取得了新的成效。
内培就是从内部培育相关人才。2023年,拉萨市安排科技下乡包保人员开展农牧业关键技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2000余次。开展实用性技能培训60场,培育高素质农牧民800名。创新开展农牧民职称评审,评定农牧民初级农技师15人,向自治区推荐农牧民高级农技师2人。
外引就是从外面吸引本地人才返乡,吸引外地人才留下。当前,拉萨市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众多支持,比如“高校毕业生区内就业政策补贴”“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区外就业政策补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等政策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较大力度的扶持。
“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用多种方式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保障,希望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更好助力本地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拉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 王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