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风清月朗。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马营村广场上,“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拉开帷幕,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稻花香里说丰年》说乡音乡事,围绕粮食安全、共建巴蜀粮仓展开讲述,呈现了乡村的丰收景象;《幸福号子》唱乡怀乡曲,以激昂的曲调、用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乡土风情,展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神;《美好新生活》舞乡情乡乐,展现了老百姓自信富足的精气神,舞出了村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上满月》将夏季清凉的山风和美好的祝福送到每一个人的心间。
活动现场,嘉宾与村民们共同沉浸在满月镇这个天然大氧吧中,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与惬意。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小摊点,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生活气息。活动中还穿插了村民扒玉米皮比赛等趣味环节,欢呼声、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与“新农人”的活力与风采。著名歌手王琪带来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优美的歌声在山间飞扬,令人陶醉!此外,《这山这村这方田》、《乡村浪漫时刻》等众多节目,以歌传情、以曲会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中国文化馆协会承办,活动以艺术为媒,点亮了乡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全国性群众文化联欢活动,“四季村晚”已成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创新成果和全国性重大惠民品牌文化活动。此次满月“村晚”不仅展示了美丽乡村的好风景,还成为了当地文化建设的一张金名片。
满月镇地处秦巴山区,是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过去被称为“狗儿坪”的马营村,是开州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为何会相中这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地方?
“‘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镇’是我们确立的目标,‘海拔’和‘绿色’成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双引擎。”满月镇党委书记向东海如数家珍:按照“农业为基础,旅游为牵引,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规划,满月正加快建设1000亩高山蔬菜基地、1万亩马铃薯基地、2000吨高山腊肉加工基地、2万亩高山中药材基地。近几年打造的雪宝山音乐营吧、甘泉小筑,趣野、美好拾光等旅游设施和露营基地,都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2023年,满月镇的经营性收入超过800万元,所有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
“文化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与魂,开州弘扬帅乡文化,溯源塑形乡村文化根脉,让人们在美丽乡村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重庆市开州区委书记蒲彬彬说。近年来,开州坚持弘扬先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繁荣群众文化,既鼓起“钱袋子”又提振“精气神”,不断提升群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获得感。
满月镇积极开展健康、文化、宣讲、法律“四进村”文明实践活动,规划建设乡情陈列馆、村史馆和马营演艺场、顶星大舞台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举办“雪宝山国际旅游消夏避暑”音乐节、“‘满月山歌’传承展演”等大型活动,精心打造“天上满月”文化品牌,还在几个行政村建立了纳凉老人体育协会。
海拔1500至1800米的马营村,森林覆盖率超过85%。农文旅融合将地处偏远的马营村从“空壳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还入选了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据马营村党支部书记谢青介绍,2023年全村已发展餐饮民宿69家、乡居民宿13家,新增露营基地8个,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
作者: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