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香气四溢的榛果,一头头温驯可爱的梅花鹿,一粒粒营养丰富的花生仁,一株株破土而出的芦笋……近年来,乡村特色产业已成为铁岭市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市人大常委会心系全市农业发展,聚焦乡村特色产业,深入田间地头、大棚工厂,找问题、攻难题,为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贡献人大智慧。
全方位视察,深入了解产业现状
产业兴则乡村兴。7月中旬,铁岭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深入到开原市胜利牧业有限公司、苗木花卉产业基地,昌图县古榆树镇辽宁绿丰花生研究所、太平镇老康黑猪养殖合作社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特色产业种植合作社,围绕乡村特色产业规划布局、品牌创建、龙头企业扶持等方面,通过实地查看、现场问询、交流座谈等形式,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为建言献策掌握一手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实现视察全覆盖,开展集中视察前期,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采取分散调研、重点走访等方式,深入到铁岭县、西丰县、调兵山市,对榛子、鲜食玉米、黑猪、梅花鹿、中草药、芦笋等特色产业进行了先期调研,进一步全面深入掌握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商丘市的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进行了交流学习。不仅如此,视察组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电子调查问卷,广泛发动龙头企业负责人、基层科技工作者、农业科研院校等群体参与调查答卷,共收回调查问卷2677份,社会对视察工作的满意度为95%。视察组还审阅了铁岭县、昌图县、西丰县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等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书面汇报材料。
多种形式的视察,只为深入全面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视察组发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逐步完善乡村特色产业规划布局、不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规模、提高乡村特色产业影响力、延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功能等措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粮食、畜牧两大主导产业和榛子、梅花鹿、花生、蔬菜、中草药材、寒地水果、彩色苗木、食用菌、山野菜、柞蚕等十大特色产业的农业产业格局。
开言路献智慧,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把脉护航
肯定成绩的同时,视察组也敏锐地发现制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如:农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复合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够,融合发展力度不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不完整,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视察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凝聚智慧,集中主要精力想办法、解难题,精心撰写了6000字的视察报告,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人大样本”。
为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产融合;综合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抓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人才支撑……”
这份报告是全体视察组成员的心血付出,更是使命与责任的生动实践。
铁岭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继宏介绍,本次视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工作基调”。自市九届人大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曾先后围绕打造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铁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等上下功夫,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助力打造铁岭五大基地之一的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为稳步推进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贡献人大力量。”张继宏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