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 江西会昌县:五方主体合力管好用活乡村资产

2024-08-21 15:17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庄埠乡寨富村的庄溪茶场,山峦叠翠,绿意盎然,雨后茶农们正忙着除草、施肥,一派农忙景象。

“庄溪茶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壤富硒,十分适合茶叶生长,产出的茶叶品质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我们种植了500多亩茶树,今年采摘了一万多斤干茶,产值达200多万元,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寨富村支部书记胡福建说道。

在这之前,这片茶场由于经营不善,杂草丛生,日渐荒废。看着这么好的资源闲置浪费,胡福建暗暗着急,迫切想要找到挽救的法子,让这片快要废掉的茶场重新焕发生机。

借助会昌县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的东风,在乡村两级共同努力下,庄溪茶场终于迎来了转机。通过集中摸排整治,庄埠乡厘清了茶场权属关系,依托五方主体乡村经营体系,构建公司、集体、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统筹发挥茶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让茶场“起死回生”,还蹚出了一条“借绿生金”的路子。

“我们借助县里建立的‘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五方主体乡村经营体系,发挥五方主体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庄埠乡党委书记钟林泉介绍说,县振兴集团主要负责整合资源、搭建销售平台,打响“会昌独好”农产品公共品牌及庄溪茶子品牌。乡镇子公司负责盘活庄溪茶厂,完善基础设施,联结龙头企业。村集体则将自己拥有的这片茶场资产委托租赁给龙头企业经营。龙头企业具体负责茶园管理、加工销售,并采用统一品种、技术、回收茶青、加工、品牌销售和分户种植、管理的“五统二分”模式,组织村民抱团发展。

五方主体经营模式把公司的经济利益与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民就业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村集体有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村民实现了就业增收。目前寨富村与龙头企业签订承包合同20年,预计可获租金270万元,带动15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解决了1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为种茶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过去种的茶叶没人收,卖不出去。现在茶叶不愁卖,每年能增加7000多元的收入。”寨富村村民赖建胜高兴地说。

寨富村庄溪茶场“借绿生金”的背后,是庄埠乡践行会昌县五方主体乡村经营理念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庄埠乡按照五方主体乡村经营模式,通过清产、核资、评估、注入、盘活,推动乡村资源资产向资金转变。按照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分类登记,新增农村“三资”1241万余元,乡子公司资产评估价超过1.2亿元。

在庄埠村,一家线香老厂租用村集体厂房,集体租金收入只有3000元,线香厂生产规模也没法扩大。庄埠乡通过“三资”大摸排,发现并盘活1处废弃厂房,将其改造后租给线香厂扩大生产,仅今年上半年线香厂营业收入就实现增长50多万元,而庄埠村集体租金收入也相应提高到2万元,还带动了村里2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寨富村、庄埠村盘活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的成功实践,是会昌县开展乡村经营的缩影。近年来,会昌县深入探索五方主体乡村经营体系,将其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经过三轮评估,全县乡村资产评估总额达到45.34亿元,今年1至7月,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61.39万元,同比增长11.88%。

作者:欧阳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瑞雪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