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2024年全国大学生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重走转战陕北路”集中实践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榆小青
  • 2024-08-28 16:56:45

为了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26日,2024年全国大学生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为期两天的“重走转战陕北路”集中实践,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200余名社会实践团师生参与,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靖边小河会议旧址、绥德郝家桥等地参观。

​本次活动通过旧址参观、现场教学、实践锻炼等环节,让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26日,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靖边小河会议旧址。小河会议确定了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抉择,在中国革命史上及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聘教师赵建飞通过深入浅出的现场教学,进一步阐释了小河会议旧址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随后,实践团成员面对飞扬的尘土、横生的杂草、崎岖的山路,顶着炎炎烈日,沿小河旧址行军路线步行2.5公里,重温革命先辈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

27日,实践团成员来到绥德郝家桥村,特聘教师张晓兵在对《郝家桥调查工作方法及其现实启示》的现场教学中讲道,1943年3月,绥德地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时任地委书记的习仲勋抱着“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工作态度,亲自率领工作组在该村蹲点调查,树立了劳动英雄刘玉厚,在全区开展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的热潮。师生们在这里开展拔河、运军粮、剥玉米等劳动体验和劳模竞赛,参观了郝家桥革命旧址,在参观教学和劳动体验中深刻领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转战陕北时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在绥德革命纪念馆,以“西北人民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主题,布设“西北革命运动兴起的策源地”“陕北土地革命斗争的中心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模范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四大板块,通过图文展板、多媒体技术与场景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完整串联起1921年至1949年绥德分区一路走来的光辉革命历史,充分还原了绥德分区军民英勇奋战的历史场景,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绥德、榆林乃至西北地区波澜壮阔的光辉革命历程。

1947年底,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在这里召开,“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特聘教师马轮轮的现场教学《闪烁时代光芒的杨家沟》让团队成员充分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历史,进一步认识到红色政权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通过本次“重走转战陕北路”集中实践,大家在现场教学中感受革命伟力,在团队合作中磨炼意志品质,在学思践悟中发扬实干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2024年全国大学生榆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作者:榆小青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