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浙江松阳:“共享”文化礼堂人气旺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叶梦雨 俞晓等
  • 2024-08-31 20:31:04

“安可!安可!”近日,一场“望市大吉”乡村音乐会暨“松young艺起学”望松乡村艺校培训班成果展活动在浙江省松阳县望松街道的望松村文化礼堂举办,让这原本多见于城市演唱会的热烈场景,如今在乡村生动再现。

近年来,望松街道不断探索文化礼堂的新功能与新定位,积极探索“共享”文化礼堂建设模式,旨在让村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共享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逐步构建起一个以文化礼堂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赢圈”。在文化礼堂“常驻”,成为望松街道当地老百姓的一种生活常态。

图为文化礼堂内正在进行的乡村艺校抖音热舞。

据介绍,望松村文化礼堂在建设之初,便着重体现多功能性,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礼堂划分为外堂与内堂两大区域,内堂设计融合了农特产品展陈区、图书阅览室、室内舞台等多功能空间于一体,而外堂则以开阔的舞台为核心,预留了较大范围的活动空间,为各类文艺演出、村民聚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在硬件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望松街道还进一步深化了“共享”文化礼堂的内涵。除提供技能培训、图书阅读、儿童托管、电影播放等基本服务外,今年5月底,望松街道与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开办“乡村艺校”,由来自县文化馆的专业老师授课,在文化礼堂内开设有八段锦、瑜伽、抖音热舞等免费课程,进一步构建更加系统、长效的文化供给机制,满足村民持续学习成长的深层次需求。

图为乐队正在望松村文化礼堂外堂演出。

“所有在乡村艺校学有所成的村民,都可以参加文化礼堂举行的展示展演活动。”望松街道党工委委员、宣统委员张婷说。“这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成果的平台,更是让他们反哺乡村文化建设,让‘种文化’的种子在乡村开花结果。”据统计,“乡村艺校”自望松村文化礼堂开课以来,共开设60节课程,吸引1500余人次参加。

随着文化礼堂功能的持续拓展,其影响力与日俱增,成功吸引了大量人流。这种人流的集聚效应,还显著激发了周边商圈的经济潜力,成功打响了望松夜市“望市大吉”品牌。

图为人气火爆的望松夜市。

夜市摊主李柒喜便是这一变化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她说:“下班了想多一份收入,这里又离家近,只需五分钟就能推着摆摊车到达。晚上卖些冰汤圆、淀粉肠等小吃,一晚上能赚上四五百块,遇到文化礼堂举办大一点的活动,收入还会增加几倍!”目前,文化礼堂周边已汇集有100余家商业主体,基层社会治理“共赢圈”功能逐渐完善。

同时,望松街道还在优化管理服务方面深耕细作,前期组织党员干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心共富人士外出调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建立联合管理机制,联合县公安局、综合执法局等多个部门和村(社区),加强巡逻检查,确保环境安全、秩序井然;为鼓励和支持更多人在文化礼堂周边创业兴业,街道联合辖区新望社区、望松村设立了特色摊位,提供免费摊位架,降低创业门槛;针对现有经营主体,街道、村(社区)干部主动出击,开展“1对1”直播培训、短视频培训,让他们通过网络帮助他们掌握网络营销新技能,截至目前,共培训18家经营主体、累计课时22时。

“我们将在文化礼堂外堂增设乡村点歌台,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同时,不断丰富乡村艺校课程,持续策划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与热情,不遗余力地打造这一共享平台,让望松村文化礼堂越来越有‘人气’,打造为集文化、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共赢圈’。”望松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伟说。

作者:叶梦雨 俞晓 周俊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