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洗净晾干的空牛奶盒热销。原来,有部分学校布置了“收集上交空牛奶盒”的环保作业,一些学生完不成任务,家长不得不网购“作业”,甚至有些家长委员会为此一次性团购上万个空牛奶盒。
学校鼓励学生上交空牛奶盒,一方面是督促孩子喝牛奶保证营养,另一方面是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本是好事,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变了味。当引导学生自愿参与的行为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指标,实际已经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不仅谈不上有何教育成效,甚至成为形式主义下学生和家长的负累。
拒绝被形式主义作业“绑架”,一方面,学校应探索更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质量,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仅仅追求量化的达标。另一方面,家长和学生也应理性看待这类作业,不要过分追求数量,而是注重在过程中学习和成长,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作者:韩松妍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