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的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试点任务推进会暨技术培训活动在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召开。田间观摩现场,谢瑞芝、李松科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玉米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绿色高产技术的应用情况与技术要点。
“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针对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密度偏低、生产管理粗放、水肥利用率低和玉米生产逆境频发等问题,以密植高质量群体构建和水肥精准调控为核心,集成合理耕层构建、耐密品种鉴选、种子精准包衣等关键技术,实现“保苗齐、促株健、提穗数、增粒重”全程调控,为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构建了整体技术解决方案,2023、2024年连续被遴选为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该技术增密增产效果显著,可使玉米种植密度比常规密度提高500~2000株,提升至5000~6000株/亩,单产提升显著,有效助推耐密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应用。该技术可有效提升水肥利用效率与抗逆稳产能力,通过分次、定向、一体化供给水肥,肥料利用效率可从40%提高到60%,劳动力成本节约25~30元/亩。通过系统集成土地精细耕整、种子精准包衣、导航单粒精播等调控关键技术,显著提升田间综合管理水平,构建抗倒、防衰、抗逆、高整齐度的高质量密植群体。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周年轮作的重要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推广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功能,但仍存在新技术选取不精准、推广应用不及时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精准高效推广应用新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承担了河南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项目,统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资源,与地方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结合,通过技术落地、人才培养、产业带动,构建起“院地协同 三位一体”的新推广模式,以积极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扩大主粮作物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覆盖面,实现主粮作物的高质高效生产与大面积单产提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