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志蓉教授,兰州大学齐升达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刘建华教授、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龚永福助理研究员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中药材组成员深入甘肃岷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栽培加工方式,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中药材200多种,尤其出产的当归产量大、品质优良,素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称,道地药材“岷归”更是享誉海内外。2024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70万亩,其中当归种植面积30万亩,黄芪22万亩,党参16万亩,总产量17万吨,产值68亿元左右,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抵达岷县后,孙志蓉教授、齐升达教授、刘建华教授、龚永福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当归栽培调控技术及质量研究进展》《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及质量控制》《常用中兽药及其非传统用药部位兽医临床应用》《黄芪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报告,并向当地干部群众赠送了学习资料,岷县骨干科技人员、合作社和药企成员、药农等参加培训。同时,特派团成员深入一线到隆禾中药材合作社、佰质归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与岷县当归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度交流,就中药材产业技术瓶颈问题达成联合攻关意向,并制定了新的本土人才培养帮带计划;对科技特派团参与的“当归新型栽培技术示范与应用”、“当归、黄芪、党参非药用部位原料利用的畜禽用高效绿色饲料添加剂创制及产业化”科研攻关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及效果分析。
据了解,2022年以来,岷县科技特派团中药材组重点从产业技术指导,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问诊把脉,因势利导,促进了岷县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