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获悉,耗时12年繁育而成的新薯种“希森77号”正式发布,国内首创的马铃薯生浆馒头也同期试制成功。
据了解,马铃薯生浆馒头由50%鲜薯生浆和50%小麦面粉制作而成,因不需要额外添水,相较于马铃薯全粉馒头,其生产成本降低了一半。今年4月,马铃薯生浆馒头加工项目启动建设,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9月底正式投产。达产后,计划年产4000万个马铃薯馒头,消耗马铃薯150万公斤,折合节约小麦粉约50万公斤。
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马铃薯馒头等新型主食产品应运而生,不仅丰富着人民群众的餐桌,还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而这背后,不断提升、优化的良种繁育能力和种植品种结构,提供了源头上的支撑。
内蒙古商都县马铃薯繁育大棚内微型薯获丰收。贾鹏 摄
在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基地,记者看到组培车间内一排排脱毒马铃薯种苗摆放整齐、绿意盎然,工作人员介绍:“马铃薯一般在种植三代后就会出现品种退化或病毒感染,造成植株变矮、薯块变小、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依靠遗传性状最稳定的‘原原种’扩繁良种进行种植,可以避免因品种退化或病虫害造成损失。”
目前,作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的乌兰察布市良种使用率达100%。以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华宸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马铃薯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积极寻求航天育种、容器薯扩繁微型薯等育种技术突破,选育符合地方种植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此次发布的新品种“希森77号”为中早熟鲜食、薯条加工兼用型品种,株型直立,主茎数2至3个,生长势较强。块茎椭圆形,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1.6%~24.0%,适宜薯条及全粉加工,产量潜力较高。适宜在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北方一季作区和山东等中原二季作区种植。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炜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