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用好资源“金钥匙” 打开产业“致富门”——贵州省望谟县多措并举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刘久锋 刘佳兴等
  • 2024-09-14 16:13:17

初秋的清晨,走进贵州省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连绵起伏的茶山被阳光轻抚,宛如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泥土的清新,正顺着微风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茶农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正忙着采下新鲜的茶青,欢声笑语间,茶篓里渐渐填满了劳动的果实。

紫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望谟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形象体现。近年来,望谟县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和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政策实施科技助农,深化村企合作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抢抓农旅发展机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措并举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下乡促农业增值,增值提效兴乡村

“如果持续遭遇低温天气,可以通过向叶面喷施催花药方法增加末端出花率……”在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望谟县科技示范园芒果种植示范区内,科技“组团式”帮扶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刘清国正在针对果树的栽培、管护相关技术展开培训,指导农户如何翻土、施多少量的肥,以及如何有效浇水。农户们围成半圆,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点头赞同,或举起手提出具体操作中的疑问。

“我们不晓得怎样栽得好苗子,也没有什么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晓得怎样管理挂果饱满。专家来培训以后,我们就晓得遇到什么虫要打什么药,遇到特殊情况要怎么处理。”种植大户王显志说。

近年来,望谟县抢抓东西部协作和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机遇,聚焦“三果两茶”(板栗、芒果、澳洲坚果、油茶、紫茶)特色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将48名科技特派员分成10个产业小组,按产业分布情况分别选派至全县16个乡镇(街道),开展“科技下乡”,向农民、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传经送宝”,深入推广科学种植相关技术,开展理论指导培训,实现板栗、芒果、澳洲坚果、油茶、紫茶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有效覆盖。

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八步紫茶产业俯瞰图。望谟县委组织部 供

“目前,我们完成了‘三果两茶’产业提质增效共3.73万亩,成功申报‘两品一标’农产品16个,示范推广新技术38项、新品种49个,望谟板栗、青柠檬等5个特色品牌成功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望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共培育出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117名,越来越多“田专家”“土秀才”涌现田间地头,挑起了增收致富的“金扁担”,为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牢固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接下来会继续把技术要点传授给农户,让他们能够种得出好果子、卖得出好价钱,过得上好日子。”刘清国说。

村企抱团强经济根基,根基稳固壮村企

在大观镇大塘村蛋鸡养殖厂宽敞明亮的鸡舍内,自动化的饲养设备错落有致,工作人员统一制服,利用无菌技术收集新鲜鸡蛋,通过自动化传输带送至分级包装区。

大观镇羽蛋鸡养殖厂工人正在分拣鸡蛋。望谟县委组织部 供

“我们采取‘龙头企业+平台公司+困难户’模式运营,自2020年投产以来共计分红515.96万余元,覆盖脱贫(监测)户1282户,累计带动就业1000余人,养殖规模已达到100万羽。”大观镇羽蛋鸡养殖厂负责人邱东说。

据悉,近年来,大观镇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村企共建”为突破口,抓住发展机遇,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深化“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发展模式,通过推动农户规范化生产、企业组织化购销,实现联农带农与产业发展内在促进、有机融合,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

“现在不仅是大塘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如今里穴村蜂糖李基地也在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孵化蜕变的生动实践,正在全镇竞相涌现。”大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严雪娟说。

“前几年到外地打工,离家很远,每年就回一次家,家中大事小事也顾不上,现在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个月能拿三四千的工资,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也很方便。”谈到就近务工,大塘村村民游梅香难掩喜悦之情。

“我们不断加强与企业对接力度,切实做好沟通服务,努力在企业和群众之间牵线搭桥,积极为群众争取就业岗位。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与企业积极协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本地居民,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引导当地劳动群众就近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大观镇党委书记王平说。

农旅融合推销量增长,增长销量促农旅

走进蔗香镇蔗香村,一幅绚烂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沉甸甸的芒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甘甜,果实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温煦的日光轻拂每一寸土地,平添几分悠然自得,果农韦英胜面带喜悦,挥汗如雨,为了赶制订单忙得不亦乐乎。

“这笔大订单是前不久芒果文化节现场订购的,一次性就订了32000斤,拉了两车。”韦英胜说,今年收成比去年好,本来还在想卖不出去怎么办,芒果文化节热闹了好一阵,这几天陆陆续续接到的订单拢共有6万多斤呢,政府还跟物流公司达成合作,低价解决了运输难题,我们现在啥也不愁啦。

据了解,蔗香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农旅融合,通过承办2024贵州·望谟芒果文化节,开设“我为家乡代言”短视频创作、云上直播销售、芒果巡游、开幕式、“芒果王”大比拼等系列活动,将芒果元素巧妙融入各个环节,进一步打响了“望谟芒果”品牌。活动当日,现场共吸引了30多家外地客商到场进行采购签约,有140多家果农到芒果集市进行现场销售。

除蔗香镇外,桑郎镇紧紧抓住农旅发展契机,依托浓郁的风土人情,积极谋划系列活动,深挖农产品附加值,将“菜篮子”“果盘子”蝶变成富民兴农的“钱袋子”,举办了“七星浪哨——布依情人节”及周末系列活动。2023年度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增收100万元以上。

桑郎镇组织的周末系列活动——水中拔河。望谟县委组织部 供

“今年以来,我们全县各地通过举行‘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望谟芒果文化节等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共展出当地特色农产品20余项,现场吸引签订协议20余家。”望谟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邱成发感慨地说,“农”和“旅”的巧妙交织,使得特色产业迸发出强大发展活力,如今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好。

作者:刘远焱 李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见习记者 刘佳兴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