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大山深处,“桃花源”美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雷雯 马丽菊
  • 2024-09-18 13:32:04

8月清晨的阳光照得人暖暖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法依哨村深处的一间民宿,民宿主人田静已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手握扫帚和抹布,细心地打扫着民宿的每个角落,只见民宿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民宿一角。姜红秋 摄

法依哨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是彝族阿细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青山环抱,民居青瓦白墙统一清秀,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近年来,为改善耕作区基础设施条件,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在上级支持下,出资在法依哨村修建了水池管网工程、地边小水窖,以及建成高标准农田,不仅解决了常年缺乏生产用水的困难,机耕路还修到了地头,大小农机开进田里,“千亩村”渐成规模,实现了“田成型、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依托这些烟区基础设施,法依哨村发挥烟区综合体产业优势和生态资源、农耕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农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开发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康养、体验观光等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外乡人到法依哨开设农家乐和民宿,着力构建“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今年42岁的田静便是其中之一。曾经担任美术老师的她,先后创办过两所美术学校,由于爱好绘画,经常四处采风,五年前,一次偶然机会来法依哨村游玩,被这里浓厚的阿细文化、多彩的人文资源、淳朴的民风、绿色的生态所深深吸引,便萌生了想在这里打造民宿的想法。

“因为这个错落有致、密林丛生的村庄,因为村民们的热情和朴素,我决定留下来,这里就是我心目中的‘桃花源’。”田静说。

民宿内田静正在享受休闲时光。雷雯 摄

民宿建设之初,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田静通过租赁闲置用地,把闲置烤房改造成了一家民宿,刚开始,民宿的知名度不高,经营不太理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学习,田静结合市场需求及游客特点,开发了茶文化、绘画、读书会、睡眠疗愈、形体课等休闲体验项目,既让游客能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乐趣,又让其了解传统文化,回归自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此外,法依哨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因地制宜打造“烤烟+N”产业,还大力发展起了麦田、马缨花、万寿菊赏花经济和土蜂蜜、紫衣核桃特色产品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随着游客的增多,田静聘请了多名村民作为员工,长期在民俗里打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下来民宿每天都有客人来,旅居游客来自全国各地。”

如今的法依哨村,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成为很多游客心中的“桃花源”。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将自己的民宿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体验、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彝乡文化。”田静充满期望地说道。

作者:雷雯 马丽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