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叫隗合亮,来自北京市平谷区。2013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选择了辞职,在平谷区本地创办了一家24小时居家服务平台——即刻到家,为本地居民提供上门跑腿、家政快修服务。现在11年过去了,我的团队已经从当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200余人,我们的业务也由当初单一的居家服务,发展到了现在拥有1家24小时呼叫中心、1家养老照料中心、13家养老驿站、10家温馨家园、3处高端康养民宿、1处农教研学基地。从最初的创业只追求利润,到后来越来越追求社会责任,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社会企业。
北京植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隗合亮
为了反哺养老产业,我们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农文旅综合体,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原因让我走向了这样一条创业之路?
记得创业之初的一个清晨,我的岳父突然因为心脏病倒下了,当时我紧急拨打了120,同时利用在红十字会学习的救助常识对他进行心肺复苏,距离我家仅有500米的医院没有120,999又因为路上原因50分钟后才赶到。当时我焦急万分,感到非常的无助,我多么希望能够有一个专业的人站在我的身边帮帮我。
也正是因为那次无助,让我感觉到社会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缺失,于是联想到我自己的企业能不能在我所服务的区域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于是我找到了专家,我们共同研发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专利设备“一键通”,我们联合各个部门将“一键通”安装在了2000余名空巢老人家里,让这些老人能够时时刻刻24小时连接到我们,我们为他提供上门的生活和紧急救助服务。
2017年的秋天,独居在家的张大爷突然感到心衰呼吸困难,利用一键通拨通了我们的24小时人工客服,我们的客服紧急派最近的工作人员去到了张大爷家里,同时联系了120以及张大爷的子女,我们的工作人员10分钟之内赶到了张大爷家,对他进行辅助紧急救助,20分钟之后120也赶到了,因为子女不在家,所以我们工作人员代替子女全程陪同就医直到安全。
像这样的紧急救助案例,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72次。也正因如此,北京市连续两年授予我北京社会好人,并且授予我北京市十大“孝顺榜样”。
我记得创业之初那几年也经常感觉到身心俱疲,因为我时常要惦记家里已经失能的90多岁的爷爷奶奶,还要挂念着已经60多岁的父母。一个小老人养着两个老人,在照顾长辈和创业初期艰辛的双重夹击之下,很难顾及到我的子女教育,致使我一度陷入到了焦虑,后来我发现,像我这种困扰在农村大部分都存在,这些根源是什么呢?小老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照料着老老人,而老老人并没有得到真正专业的照顾。
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决定带领我们公司走进农村养老,同样在2017年我结识了政协委员、一名退伍军人的村党支部书记(上镇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宏),他向我讲述了他们村600多名老人如何养老的难题。他说,有的老人早就应该住进养老院了,但是他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离开村,他不去,甚至两三个小时做一顿饭也在家里自己忍着,怎么去解决呢?
我们一拍即合,我来到了上镇村,我首先将闲置18年的老学校打造成了村级养老驿站,目的就是让村里这些空巢独居老人能够离家不离村,离家不离心,就近抱团养老。起初我们服务了十多名老人的就近养老问题以及40多名老人的助餐问题,但是我发现,还有一部分老人仍然不愿意住到我们养老驿站里面来,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走到了老人家里,老人告诉我,不是我们不愿意住进来,是因为我们仅有每个月800块钱的养老金,现在收费1500元,我们住不进来,我们也不想花子女的钱。我突然之间恍然大悟,我们的收费标准高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要造血,继续在这个村造血来反哺老人,于是在村集体的支持下,2020年我们在这个村子打造了一处高端集群康养民宿。
打造成之后,我们迅速成为了本地的网红民宿,并且被评为了北京市级的政采单位,生意还不错,这很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在2022年我们又继续将村集体已经流转的160亩废弃闲置果园打造成了集研学和团建的农文旅综合体,2023年我们在这片基地又打造了一款老北京特产的升级款冰糖葫芦。这个冰糖葫芦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先后入选平谷区两会、北京市两会以及全国两会,还有春晚国货潮品名录,我们完成了234万元的销售额。
去年统计,在这个村我们一共解决了41个专职岗位和121个零工岗位。与此同时,我们拿出来一部分利润反哺给了老人,我们把原先1500元每月的价格调到了800元,现在我们的养老驿站已经是一床难求全住满了。像这种800元养老的救济模式,我们在平谷区一共为110名老人提供了服务。
我们发现这些老人住进来之后,有的房产出租了,有的房产被子女做成了民宿,他们增收了,他们高兴了,而我们的企业也因为农文旅的事业更具有了造血功能。
从乡村养老到农文旅综合体的故事,是一段段爱与希望的篇章。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农村,与农民站在一起,共同振兴乡村。
谢谢大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