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古村落里的丰收中国 详情

文化中国行|一雕一琢,赓续文脉悠长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吕璐芳
  • 作者:黄慧 孙莹 胡燕俊
  • 2024-09-22 14:29:18

编者按:又是一年丰收时节,我们再一次走进各地古村落,寻找那些经岁月流转却依旧熠熠生辉的乡村文化瑰宝;寻找见证岁月留痕和先人智慧的民居与古建筑,探秘新时代安居乐业乡村振兴图;寻找承载着土地和故乡情思的美食,讲好从“土”里长出的丰收故事。本报特以“丰收·韵、丰收·美、丰收·味”三个专版,呈现更具生活烟火气息的古村丰收图景。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在秋意渐浓的画卷里,丰收的序章悄然铺陈。

丰收,是大自然最为慷慨的馈赠,亦是对人类辛勤劳作的最佳褒奖。每当秋风轻抚过广袤的田野,万物便开始了它们最为绚烂的蜕变——绿色转金黄,硕果满枝头,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那一场盛大的收获。

在这美好的季节,记者走进古村落,去探寻那些与文化相关的醇厚韵味,去记录共团圆、齐欢悦的瞬间,去了解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有趣火花。

传统文化的孕育滋养

在距离甘肃张掖机场以北仅6公里处,一个被祁连山与合黎山环抱的千年传统古村落坐落于此。这就是素有张掖甘州“东大门”之称的古城村,民间更有“古城为先,甘州后兴”之说。

甘肃古城村,九曲黄河灯阵宛如一座金色迷宫。李自海 摄

这里见证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在璀璨夺目的文化长廊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阵便极具代表性。

灯阵起源于殷商时期,因灯笼排列蜿蜒如九曲黄河而得名。人们将365个灯笼按中国古代占卜“九宫八卦”形制摆放好,代表365个行业或365天,然后走上一圈,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夜幕低垂时,万盏灯火璀璨夺目。蜿蜒曲折间,每一盏灯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引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旅人步入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每年春节,在九曲黄河灯阵观灯、游阵、祈福已经是张掖乃至河西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传统。

挑一个晴朗的早晨,骑上一辆轻便的电动车,迎着暖阳和清风,自由穿梭在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的山野间。硕大饱满的核桃挂满枝头,泉水叮咚作响,野花肆意绽放,突然间就明白了村名的含义——穿行在芬芳的山谷。

已历经六百年沧桑的小穿芳峪村拥有悠久的隐士文化和园林文化。将时间拉回清朝末年,李江等八位贤人雅士辞官归隐,在小穿芳峪村耕读劳作,建设了龙泉园、问青园等八大园林,并留下大量古籍文献资料。如今,在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全的推动下,百万字的《小穿芳峪文库》已出版。

从天津一路向南,2000公里的距离,便来到了福建省三明市桂峰村。

厝,在福建当地的意思是房屋或住宅。“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以上,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石狮厝门首的清代石刻对联表明了桂峰的学派渊源可追溯到朱熹和李侗,体现着当地闽学文化的悠久和深厚。各建筑中留存的“九峰毓秀”“父子翰林”“文魁”“武魁”等牌匾,也无不体现了当地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曾经的繁荣。

福建古石村,海边崖壁风光。孙莹 摄

驱车3个多小时,就来到福州连江县古石村,村里的“两山记忆馆”里呈现的是一个海边小村300多年的历史。站在崖壁边,放眼茫茫大海,在阵阵海风的吹拂下回忆“两山记忆馆”里的场景,体会这里丰富的海洋文化。想象一下,上百米长的“游海神”队伍是何等壮观,祈祷平安与丰收的信念又是多么令人动容。

天津小龙扒村,“小龙之声”文艺服务队传出了赞美丰收的优美乐章;安徽宏村,写生的学生们用心描绘着白墙黑瓦的老宅院落,每一块砖、每一抹漆都在诉说着往昔;广西马海村山海梯田音乐节上,“小嫂子”艺术团成员正手持精心雕琢的扁担,身着绚丽多彩的壮族服饰,随着鼓乐节拍翩翩起舞,一场庆祝丰收的表演徐徐拉开序幕。

广西马海村,“小嫂子”艺术团正在表演壮族歌舞欢迎宾客。受访者供图

永不凋零的非遗传承

“壮乡水酒醉亲人,蛙跳梯田竹韵美,椒红染遍凤凰山,吊脚楼里多巧匠。”

在广西马海村一个小山坡的吊脚楼上,就住着一位做木雕的巧匠。

窗外是层层叠叠、蜿蜒起伏的梯田,稻谷随风摇曳,泛起层层绿浪。手里握着一把三角刀,徐徐雕刻着一幅名叫《耕耘》的梯田木雕,这是蒙焕春老爷子最近的主要工作。

“我把龙胜,把马海的风景、把马海的生活画到木板上,一如小时候我把生活画进画里。”在这家名叫“减法”的木雕文化工作室的墙上,写着这位坚守了40年的手艺人的自述。从小时候喜欢画画,到帮忙村里做神桌,再到镇上开始开发旅游之后,蒙焕春便进行创新,开始雕刻梯田花板。

不同于普通的花鸟图,雕刻梯田不仅需要山水画基础,还要注重画幅的构图、透视比例,并在画面中融入壮乡民族特色。要在一块最深只能雕1.8公分左右的3公分厚的木板上,展现几里甚至几十里的空间,是梯田花板雕刻最关键的地方。但对于老师傅蒙焕春来说,一天最少做8个小时的木雕这件事也蕴含着他的人生态度。

“从勾图到粗坯,修光、打磨,一点一点剔除,很费时间,但又急不得,就像人生需要做减法一样。”蒙焕春的眼睛亮晶晶,笑呵呵地说,“木雕是我的生活,也是大家的生活。”

同样是雕刻,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1200多公里外的安徽黄山,竹刻创作正在进行。

在秋日夕阳的余晖中,轻轻推开徽州雕刻博物馆古朴厚重的大门,顺着刻刀在竹子上的雕琢声拾级而上,便来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传承人洪建华的工作室。

安徽黄山,洪建华正在进行竹雕创作。孙莹 摄

40多把各式刻刀、一盏台灯,便是工作台上的所有工具。随着刻刀在竹筒上慢慢勾勒,或轻或重,竹筒便渐渐有了图案,在一笔一画中被赋予了灵性。

放下刻刀,洪建华有了短暂的休息时刻。16岁开始学木匠的他,如今有着成竹在胸的自信和信手拈来的洒脱。而这背后,是长时间紧握刻刀变形的手指和手上数不清的刀痕。

精选3-5年、生长在黄泥土中的本地毛竹,经处理后还需存放2-3年才能真正使用。“根据竹节、主根的不同形态来创作,并选取不同的技法,这需要一定的美感和领悟能力。”说完,洪建华又拿起了刻刀。

“父亲总说完完整整把灯阵布好,来年才能顺顺利利。”九曲黄河灯阵第三代非遗传承人焦文杰从小就跟着父亲布阵,30岁时,父亲才将灯阵手艺传承的使命完全交付给他。

跟遵循传统的父辈不同,焦文杰想方设法在创新中让这一古老习俗焕发青春。布阵的关键点位逐渐延伸出更多内涵,灯笼造型开始多变,健康灯、平安灯等新造型层出不穷。直到2018年,九曲黄河灯阵的创新实现“赛道升级”,焦文杰也因此从“布阵人”开始变为“阵中人”。

甘肃王尹镇,草编传承人任新芳正在进行着丰收主题的创作;福建中山村,75岁的竹编师傅林登炎继续着他的竹编工作;安徽西递村,出身于砚雕世家的盛自奔还在钻研着歙砚雕刻艺术;天津桃花寺村,钱淑敏老人依旧义务教孩子们学习剪纸……

安徽西递村,正在写生的学生。郭诗瑀 摄

这些传承人,既是守护者又是创新者,他们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对民族文化和精神家园的责任与担当。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下,传统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由呼吸的文艺古村

蒙蒙细雨中,远处的青山仿佛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白墙黛瓦、砖雕门楼,近处的徽派建筑更显韵味,水墨徽州四个字呼之欲出。

撑伞走向位于安徽黄山西溪南村的徽物质新文礼空间,在悠悠的轻音乐中,一个既古朴又现代,既雅致又新颖的文创小店缓缓露出了真容。

文创、非遗、礼物,是这里最突出的三个特点。以现代的包装、设计来展示古徽州的传统文化,也是负责人谢一威和他的团队创建这个空间的初心。于是,融合徽雕技艺的茶具、黄山五绝冰箱贴、黄山杜鹃透光书签、徽州丝韵丝巾……一款款独具匠心的文创好物让钟情于徽州文化的游客爱不释手。

天津隆福寺村,郭小京展示手工艺品“团圆虎”。孙莹 摄

将本地文化用现代方式表达,这是年轻人喜欢的传承。“目标客户是具有一定审美品位的人群,要能理解我们的设计。目前看来,客户忠诚度非常高,特别是都市白领。”谢一威介绍,“有的顾客将结婚伴手礼都交给我们,这得是多大的信任。”

把艺术锁进文创,可以在天涯海角欣赏这份独属于古村的美丽;而把艺术演绎出灵魂,则需要赋予文化灵魂的人。

为了让九曲黄河灯阵文化实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资源升级,古城村开始打造集文化、旅游、农业等业态融合与创新的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大景区。

新灯阵总占地面积150亩,阵内游客步道长达2.4公里。在传统灯笼文化的基础上,灯阵内还有700多面文化墙,墙面上大量植入了张掖乃至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文化元素。并且嫁接了镭射灯、电脑灯等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烟花、社火、实景剧目、木偶戏等表演也融入其间。

53岁的焦文杰变成了景区实景剧演员。启灯仪式上,他身披金色盔甲、手持灯笼杖杆,像古代士兵一样缓缓走上舞台列阵。伴着期盼来年兴顺的念词,他身后的灯阵闪耀,从空中俯瞰宛若一座金色迷宫。

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党鹏介绍,景区300多人的演出团队中,除了40多个专业演员,其他都是村民。“村民是白天拿锄头,晚上当演员。”党鹏说,现在村民也成了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参与特色餐饮经营、特色商品售卖,收入更多元。通过景区的建设,古城村及周边区域的生态风貌、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九曲黄河灯阵不仅仅是一盏盏灯火交织的迷宫,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如今,这份古老的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成为吸引全球游客的璀璨亮点。

视线来到山西晋城大阳古镇。夜晚10点,在古镇的老街上,音乐声渐止,喧闹的人群也慢慢散开,刚结束表演的80岁的张富堆正骑着三轮车带着老伴往回赶。

之前在八音会打鼓板的张富堆56岁时开始自学架子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开始跟着乐队表演。张富堆团队的复古歌曲演唱只是“80年代沉浸秀”的一个分支。每周三、周日晚,在这条悠长古朴的老街上,都会有一场长达一小时的特别节目。

顶着爆炸头、穿着喇叭裤、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在迪斯科乐曲中尽情舞动着,边走边招呼围观的群众一起加入进来……这些衣着鲜艳、情绪饱满的表演者其实都是本地村民。当地为了给古镇景区带来更多客流,便在文化站的组织下,策划出“游街+定点”结合的表演形式,让游客们全方位感受这份独属于山西的夜生活。

在大阳古镇,夏季“村晚”活动已经举办了9年,不论男女老少,唱歌、跳舞、情景剧均不在话下。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群众做主角。如今,很多地方的古镇正用这样的模式,为村民谋丝竹和鸣的惬意生活,为非遗创百变新生的存续空间,也为城市增添可见可感的浓厚乡韵。

青瓦之下,鲜红的辣椒和灯笼挂满房前屋后,金黄的玉米、南瓜、稻谷在谷架、瓦顶上晾晒,一派丰收、喜庆、祥和的乡村盛景正在祖国大地上徐徐铺开。以丰收为背景,传统村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古老建筑本身,其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更是值得细细品味、创新利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黄慧 孙莹 胡燕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